中科大陳昶樂教授課題組《Trends Chem.》綜述:“Catalyst + X”策略在烯烴聚合中的應用
2023-01-10 來源:高分子科技
催化劑的研究一直以來都是聚烯烴領域的核心驅動力。但是,這一領域的相關研究主要是探索取代基的電子與位阻效應,導致催化劑的合成越來越復雜,并常常遇到無法兼顧各項催化劑性能指標的瓶頸問題。最近,出現了一些新的催化體系設計策略,如鏈穿梭聚合、相轉移催化劑活化、雙核催化劑、鏈行走聚合、邊臂效應和配體-底物效應等。這些新策略中的一部分,可以歸納為“Catalyst + X”策略。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昶樂教授課題組在Cell旗下期刊《Trends in Chemistry》發表題為“‘Catalyst + X’ strategies for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olefin-polar monomer copolymerization”的綜述文章。陳昶樂教授為通訊作者,安徽大學青年教師譚忱博士和陳敏教授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聚烯烴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之一,被廣泛用于農膜、管道、日常包裝、汽車部件、電氣絕緣、醫療防護等領域。半個多世紀以來,烯烴配位聚合催化劑體系的開發,一直是推動這一領域蓬勃發展并不斷出現革新性產品的驅動力。然而,大多數聚烯烴是疏水性和非極性的,這使得它們難以與極性材料共混或粘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二十多年來,學術界和工業界已經開發了數百種用于催化烯烴-極性單體共聚的過渡金屬催化劑,并發現了若干有工業化前景的高性能催化劑。這一成就的背后是多年的不斷試錯。科學家們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反復試驗,向催化劑結構中引入各種取代基以調節其電子和立體化學效應,從而進行催化劑結構的篩選優化。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trechm.2022.12.007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重慶理工王凱悌/楊朝龍、南洋理工趙彥利《Adv. Mater.》:環烯烴聚合物多重剛性作用實現水/高溫等惡劣環境下的磷光發射 2025-01-30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簡忠保研究員課題組 Angew:水相配位共聚制備極性聚烯烴 2024-04-01
- 中國科學院大學王洋課題組 Macromolecules:高性能單苯氧亞胺IVB族三烷基烯烴聚合催化劑 2024-03-19
- 青科大李志波/劉紹峰教授團隊 ACS Catal.: 新型鉿金屬催化劑鏈穿梭聚合制備高熔點烯烴嵌段共聚物OBC 2025-05-11
- 暨南大學寧印教授 Angew:單晶顆粒內部微觀結構的空間調控 2025-05-05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中科大陳昶樂課題組 CCS Chem.綜述:具有工業化潛力的烯烴-極性單體配位共聚催化體系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