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張偉教授團隊《Chem. Sci.》:非手性嵌段共聚物中手性相分離結構的自修復
2023-02-02 來源:高分子科技
液晶嵌段共聚物中手性超分子納米結構的宏觀調控在光子學和納米技術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將超分子手性轉移過程與分子分層自組裝相結合,在多尺度手性結構的制備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較于傳統的溶液中手性超分子自組裝體系,由兩相互不相容但共價鍵相連的嵌段共聚物(blockcopolymers,BCPs)進行本體自驅動的微相分離(microphase separation,MPS)是在固體狀態中構建三維(3D)有序納米結構的有效策略,將其獨特的自組織軟物質特性與超分子組裝相結合,已成功被用于構建多種手性結構,如螺旋,扭曲,陀螺,環形和莫比烏斯條等。近年來,使用非手性嵌段共聚物通過嵌段和手性添加劑之間的非共價相互作用來構建螺旋納米結構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不僅擴大了BCP的候選范圍,而且由于這些添加劑小分子的塑化作用,增強了BCP的微相分離能力。然而,手性相分離結構的形成、調控及演變過程對手性源依然具有強烈的依賴性。
圖1. 非手性兩親性液晶嵌段共聚物薄膜中手性微相分離結構的制備、固定與自修復。
圖2. 手性摻雜誘導過程中聚合物復合膜的手性表達、液晶織構、相分離形貌以及內部有序結構的變化
圖3. 交聯固定后手性與相分離結構的破壞與自修復過程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39/D2SC05975D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sc/d2sc05975d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南林黃洋副教授等 AFM:生物合成法構筑氮功能化細菌纖維素基高性能固態電解質 2024-04-25
- 川大微粘控團隊 AFM:一種類神經元結構的仿生多重防御凝膠電解質 2023-07-13
- 南開大學史偉超研究員課題組 Macromolecules:揭示液滴揮發誘導聚合物取向結晶及二級光學雙折射機理 202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