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類藥物在癌癥治療中發(fā)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蛋白質類藥物具有特定的缺陷,如不具有腫瘤選擇性,在細胞和組織內的滲透性差,有較大的副作用等,限制了其在癌癥治療中的應用。如何對蛋白質類藥物進行修飾以解決以上問題,是當前癌癥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圖1. GOX-P(DEGMA-co-DPA)的合成、自組裝為納米顆粒(a),及對溫度和pH值的響應(b)。
近期,北京大學跨學部生物醫(yī)學工程系高衛(wèi)平教授團隊聯(lián)合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鄧旭亮教授團隊篩選出了一種新型的溫敏酸敏型高分子修飾的蛋白質藥物,極大的改善了原藥的性能:修飾后的藥物具有較高的腫瘤選擇性和在腫瘤內的滲透性,低副作用;應用于癌癥的饑餓、氧化及免疫治療,具有顯著增強的療效。
該研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X)作為原型藥物,它可以消耗腫瘤內的葡萄糖,并產(chǎn)生過氧化氫,通過饑餓及氧化作用協(xié)同殺死癌細胞。修飾后的藥物(GOX-P(DEGMA-co-DPA)),包含具有溫敏性的聚(二(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DEGMA),及具有酸敏性的聚(2-(二異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DPA),因而同時具有溫敏及酸敏特性。溫敏特性便于藥物的純化。酸敏性對于改善藥物的性能有重要的意義:在偏酸性的腫瘤微環(huán)境內,酸敏性的PDPA被質子化從而帶正電荷,更易被癌細胞吸收從而殺死腫瘤細胞;同時促進轉吞作用,實現(xiàn)在腫瘤組織內部的深入。另外,在腫瘤內部,帶正電荷的PDPA與帶負電的GOX能夠形成納米顆粒,阻止了大的聚集物的形成;相反,在腫瘤周邊正常組織的中性環(huán)境下,GOX-P(DEGMA-co-DPA)會形成大的聚集物,從而阻止藥物在正常組織內的滲透,降低副作用。
論文下載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9765
該工作是團隊近期關于抗癌藥物修飾及藥物遞送方向的最新進展之一。高衛(wèi)平教授團隊致力于蛋白質類抗癌藥物的高聚物或多肽修飾,以提高藥物療效,降低副作用,促進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在過去的兩年中,團隊已取得一系列開創(chuàng)性成果,如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蛋白質藥物的定點原位聚合方法(JACS 2023, 145, 3, 1707–1713;Biomacromolecules 2022, 23, 11, 4834–4840;Nano Lett. 2022, 22, 20, 8294–8303,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14, 29, 32823–32835;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13, 1, 88–96),解決了傳統(tǒng)的聚乙二醇(PEG)化修飾存在的非定點偶聯(lián)、偶聯(lián)效率低的問題,并且通過對腫瘤微環(huán)境的響應,極大提高了藥物的腫瘤滲透性;發(fā)展了類彈性蛋白多肽(ELP)的融合方法,合成的蛋白質藥物-多肽偶聯(lián)物(Biomaterials 2021,264, 120447)達到1個月的蛋白質零級釋放與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性釋放(Adv. Sci. 2019, 1900586),顯著延長了循環(huán)半衰期。
- 北京大學高衛(wèi)平教授團隊 JACS:乏氧響應型高分子-藥物偶聯(lián)物促進藥物滲透和抗腫瘤效果 2023-01-09
- 北京大學跨學部生物醫(yī)學工程系研究技術系列教師與博士后招聘啟事 2022-05-20
- 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高衛(wèi)平教授課題組發(fā)展了定點原位生長誘導自組裝技術用于設計合成pH響應的蛋白質-高分子偶聯(lián)物膠束 2018-11-06
- 東華大學郭睿教授/史向陽教授課題組 Acta Biomater.:仿生納米平臺介導的缺氧-腺苷軸破壞和PD-L1敲除用于增強MRI引導的化學動力學/免疫治療 2025-06-27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 Nano Today:仿生金屬-多酚網(wǎng)絡包覆彈性蛋白樣多肽膠束實現(xiàn)原位腦膠質瘤的聲動力/化學動力/免疫治療 2025-05-28
- 南華大學魏華/喻翠云/張海濤團隊 CRPS:環(huán)刷拓撲結構球形核酸通過中性粒細胞極化增強肝細胞癌基因-免疫治療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