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給藥是治療胃腸道疾病的一種方便的給藥途徑,患者依從性好。但口服藥物的非特異性分布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近年來,口服給藥系統(ODDS)已被應用于將藥物輸送到胃腸道疾病部位,以減少副作用。然而,ODDS的遞送效率受到胃腸道生理屏障的極大限制,如復雜漫長的胃腸道、黏液層和上皮屏障。微/納米馬達(MNMs)是一種微/納米級遞送系統,可以將各種能量轉換為機械能從而產生自主運動。納米材料突出的運動特性激發了靶向給藥尤其是口服給藥的發展。然而,關于口服納米顆粒在胃腸道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方面目前尚缺乏全面的綜述。
圖1.根據不同推進機制,口服微/納米馬達分為化學驅動型、外場驅動型、生物驅動型三大類,并根據不同的推進特點,每種大類又被分為三個小類。圖像從上往下逆時針方向分別為:化學驅動型(金屬催化、酶催化、自發反應)、外場驅動型(磁驅動、光驅動、超聲驅動)、生物驅動型(細胞、微藻、細菌)
圖2. 口服藥物遞送系統面臨的生理屏障。
其次,作者介紹了口服微/納米馬達在克服胃腸道生理屏障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并根據不同的驅動機制將各種口服微/納米馬達分為了化學驅動型、外場驅動型和生物驅動型三大類別,并進行了優缺點概括。在這一部分內容中,作者將各種類別的微/納米馬達進行了匯總,并介紹了每種微/納米馬達的類型、驅動機制和應用環境(表1)。
表1. 各種口服微/納米馬達在胃腸道遞送領域的應用。
接下來,作者將化學驅動型微/納米馬達分為化學催化型與自發反應型兩種類型。其中,化學催化型微/納米馬達通過攜帶催化劑與催化反應底物的分解從而產生氣體進行驅動,作者介紹了過氧化氫、脲酶、金屬催化等各種實例。自發反應型微/納米馬達以自身作為燃料,與底物發生反應而實現驅動,如鎂基、錳基微/納米馬達(圖3)。
圖3. 化學驅動型微/納米馬達在克服胃腸道生理屏障中的應用。
圖4. 外場驅動型微/納米馬達在口服藥物遞送領域的應用
圖5. 生物驅動型微/納米馬達在口服遞送領域的應用。
全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365923004297?via%3Dihub
- 浙江大學周民/路靜、新加坡國立大學陳小元團隊《Adv. Mater.》:微藻復合凝膠用于治療炎癥性腸病及其相關焦慮和抑郁癥狀 2024-03-02
- 鄭州大學劉軍杰教授團隊 Sci Adv:自主運動的口服藥物遞送系統用于結直腸癌的精準藥物遞送 2022-07-17
- 浙江大學周民團隊、哈佛大學陶偉團隊《Nat. Commun.》微藻放療保護口服藥物遞送系統用于腫瘤放療中腸道輻射防護和菌群調節 2022-03-20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
- 四川大學楊佼佼/熊燕/李繼遙 Acta Biomater.: 用于減輕化膿性關節炎影像學和病理學損傷的原位雙靶向藥物遞送系統 2025-02-15
-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團隊 Nano Today:基于含磷樹狀大分子的藥物遞送系統協同增強自噬、抗炎和抗氧化治療阿爾茨海默癥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