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生物體系通過連續對稱性破壞以及反饋調節機制,實現復雜、可控的運動機能。設計制備具有智能驅動、自動控制功能,且能夠自發持續運動的軟體機器人仍是該領域的挑戰性難題,其難點在于難以復制生命體中的生物響應、神經控制、自我調節等特征。目前,大多數軟體機器人通過動態外界刺激操控對稱性破壞與回復,實現定向持續運動。一些軟體機器人依靠自遮擋效應、震蕩化學反應形成反饋回路,實現驅動、運動的自動控制;但是,這些運動通常是震蕩模式,設計具有平穩、自發、持續運動能力的軟體機器人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相對于幾何結構的重要性,軟體機器人拓撲結構在驅動控制以及自發運動中的作用少有涉及。
近日,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吳子良教授與南方科技大學洪偉教授以響應性水凝膠制備具有不同拓撲結構的軟體機器人,實現了靜態光照條件下的自發持續運動。研究表明拓撲結構增強了局部變形的關聯性,纏繞關聯的自遮擋效應以及旋轉運動的自相似性共同賦予拓撲機器人自我調節功能,從而實現靜態刺激下的自發持續運動。
作者利用各向異性水凝膠制備了不同繩結結構的拓撲機器人,包括圓環、三葉結、五葉節、所羅門結(Solomon link)、大衛之星結(Star-of-David link),在靜態光照下實現了持續的滾動(rolling)、旋轉(rotation)等運動。研究了繩結尺寸、手性以及光照強度、方向等因素對拓撲機器人運動機能的影響規律。通過理論模型進一步證實,該自我調節的運動機制源于拓撲結構誘導的預應變、快速可逆的形狀變化以及自遮蔽效應的協同作用。此類拓撲機器人可用于執行特定任務,如旋轉齒輪、物品輸運等。
圖1.圓環凝膠機器人在靜態及動態光照下的連續運動。
圖2. 三葉結拓撲機器人在靜態光照下的連續運動。
圖3.多種繩結軟機器人的自發持續運動。
論文信息:
Qing Li Zhu, Weixuan Liu, Olena Khoruzhenko, Josef Breu, Wei Hong, Qiang Zheng, Zi Liang Wu, Animating hydrogel knotbots with topology-invoked self-regulation, 2024, 14, 30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4608-x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謝婧副研究員、大連理工孫文研究員 AFM:一種具有pH響應性和軟骨滲透能力的超分子納米顆粒治療骨關節炎 2025-04-30
- 華東理工林紹梁/靳海寶團隊、上海交大周永豐 Angew:通過調節偶氮苯對位取代基的電子效應制備具有可控光響應性的超薄聚合物囊泡 2025-02-22
- 華南理工大學江賽華教授課題組 JMCA:基于熱響應性膽甾相液晶彈性體的機器視覺表面溫度監測 2025-01-13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南華大學魏華/喻翠云/張海濤團隊 CRPS:環刷拓撲結構球形核酸通過中性粒細胞極化增強肝細胞癌基因-免疫治療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