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陳重一課題組 Biomacromolecules:手性調控聚氨基酸的簇發光
2024-03-04 來源:高分子科技
與傳統的有機發光材料相比,簇發光高分子表現出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但是簇發光高分子的低發射效率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等領域中的應用。聚氨基酸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領域。在前期研究中,他們發現手性不僅能影響聚氨基酸材料的構筑,并且可以調控其力學性能和生物響應行為(J. Am. Chem. Soc. 2019, 141, 8680; Chem. Mater. 2020, 32, 1153; Macromolecules 2022, 55, 3801; Biomacromolecules 2023, 24, 3283)。
圖1 不同手性聚氨基酸的合成與熒光強度。
圖2 不同手性聚氨基酸的簇發光機理
他們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手性的聚氨基酸,發現了聚氨基酸的手性在簇發光中起到的關鍵作用。聚氨基酸的簇發光來自于n-π*空間相互作用,而相反手性單體的引入,導致聚氨基酸的α螺旋結構逐漸轉變為無規線團結構。無規線團結構的靈活性使得聚氨基酸鏈上的羰基可以形成更多的n-π*空間相互作用,從而產生更強的熒光。通過加入尿素和三氟乙酸破壞聚氨基酸的螺旋結構和聚集,進一步證明了α螺旋-無規線團的轉變與熒光強度的關系。本研究為發光多肽/聚氨基酸材料的開發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biomac.3c01328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科院化學所陳傳峰研究員團隊《Nat. Commun.》:非手性發光分子溶液體系高不對稱因子圓偏振發光 2025-03-29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Nat. Commun.》:利用手性TADF敏化劑和非手性MR分子構建超熒光圓偏振OLED 2025-03-04
- 上海交大趙慧教授、朱申敏教授團隊《ACS Nano》:仿生手性螺旋結構觸發的“生物活性”治療性接觸鏡用于角膜損傷快速修復 2025-03-01
- 寧波大學陳重一教授 ACS Macro Lett.:基于螺旋結構聚氨基酸的強力生物粘合劑 2025-03-07
- 北化徐福建/趙娜娜/申鶴云《ACS Nano》:兩親性聚氨基酸納米佐劑介導的光熱增強免疫治療 2024-11-13
- 長春應化所陳學思/宋萬通團隊《Mater. Horiz.》:基于聚氨基酸的脾靶向遞送mRNA的磷脂酰聚合物文庫 2024-04-03
- 中山大學顧林課題組 CEJ:在無需外加AIEgens的情況下,利用商業化聚酰胺固化劑的簇發光性質實現環氧涂層自主損傷檢測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