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彭娟課題組 Chem. Mater.:苯并噻二唑基共軛高分子的溶液態聚集對薄膜態結晶取向的影響
2024-04-13 來源:高分子科技
近年來,共軛高分子的研究極大地帶動和促進了高分子學科與材料、半導體物理、信息等學科的交叉融合,是高分子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共軛高分子的鏈結構和凝聚態結構決定了材料的半導體物理性能。由于共軛高分子通常具有剛性主鏈和較長的烷基側鏈,同時分子間存在多種弱相互作用,導致其凝聚態行為復雜。共軛高分子通過溶液方式進行加工,溶液中的鏈構象和聚集狀態會由于記憶效應傳遞到薄膜態從而對薄膜結構和性能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解析和調控共軛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狀態,以及理解溶液態聚集如何影響其薄膜結構和性能,有利于構建這類體系各層次結構—性能的構效關系。
基于此,復旦大學彭娟課題組和長春應化所韓艷春研究員合作,以氟化苯并噻二唑(FBT)基給體-受體(D-A)型共軛高分子(PFBTT-2T和PFBTT-TT)為研究對象,揭示了兩種分子的共平面性和溶劑對其溶液態聚集的影響,以及溶液聚集態影響體系在薄膜中結晶取向的機制和載流子傳輸性能。
隨后,他們研究了兩種分子在不同溶劑中的聚集對其在固態薄膜中結晶取向的影響(圖3)。很有意思的是,當PFBTT-2T和PFBTT-TT在TCB和ODCB溶液中聚集較弱時,在薄膜中形成face-on為主的取向;而在TOL和CHCl3溶液中聚集更強時,則形成edge-on為主的取向。這是因為PFBTT-2T和PFBTT-TT在TCB和ODCB中呈現較弱聚集時,鏈構象相對自由松散,使得分子鏈和基底之間的相互作用更有利,從而在溶劑揮發成膜后呈現face-on的結晶取向。相反,這兩種分子在TOL和CHCl3中聚集程度更大,導致分子鏈間的相互作用大于和基底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形成側鏈垂直于基底的edge-on取向。同樣地,經過同一溶劑CB成膜后,平面性更好的PFBTT-TT形成edge-on取向,而平面性相對差的PFBTT-2T形成face-on取向。他們利用GIWAXS、在線XRD、AFM、TEM等手段細致研究了兩種FBT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態如何影響其結晶結構和形貌,并將不同結晶結構與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的器件性能相關聯(圖4)。
圖1. PFBTT-2T和PFBTT-TT的化學結構、分子構型、HOMO/LUMO軌道以及能級圖。
圖2. PFBTT-2T和PFBTT-TT在五種不同溶劑(TCB、ODCB、CB、TOL和CHCl3)中的紫外吸收光譜、熒光光譜及壽命以及溶液態聚集示意圖。
圖3. PFBTT-2T和PFBTT-TT通過不同溶劑形成的薄膜2D-GIWAXS圖、結晶參數分析以及PFBTT-2T薄膜的結晶取向示意圖。
圖4. PFBTT-2T和PFBTT-TT經過不同溶劑形成薄膜的OFET器件性能。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chemmater.3c03330.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南師大先進信息材料課題組 JMCA:溫控吸附與限域的介孔半剛性金屬有機聚合物框架材料 2023-04-09
- 吉林大學陸丹教授課題組在聚芴溶液中分子鏈構象及其凝聚態結構形成動力學演變過程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6-24
- 復旦大學彭娟團隊三發 Macromolecules:基于共軛高分子凝聚態結構調控的最新進展 2024-05-12
- 北大裴堅團隊 Angew:提出理解共軛高分子主鏈與側鏈結晶的新概念 - 緩沖鏈模型 2024-04-12
- 北京大學雷霆團隊 Sci. Adv.:高電學性能的超韌有機半導體纖維的連續制備 2024-04-05
- 南科大何鳳教授課題組《ACS Mater. Lett.》:主鏈調控增強溶液聚集優化纖維狀網絡形貌實現高效的氯介導聚合物給體 2023-08-18
- 北京大學雷霆課題組Angew:共軛聚合物溶液聚集動力學控制助力實現高效n型摻雜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