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肌肉是自然界中最高效的柔性驅動器,對于人工肌肉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啟發作用。在眾多人造智能材料中,液晶彈性體(LCE)具有與天然肌肉相似的可逆線性驅動應變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當LCE制成纖維時,其較大的比表面積使其能夠實現與天然肌肉類似的超快速驅動。然而,單根纖維無法為實際應用提供足夠的力量,多根纖維合并使用時驅動速度會因為比表面積的減小而降低。因此,人工肌肉目前還未能以實際應用的尺寸實現與動物肌肉相當的快速線性驅動。此外大多數基于智能材料(包括LCE)的人工肌肉的環境適應性有限,主要應用場景都局限于空氣環境中,難以像水生動物的肌肉一樣支持軟體機器人的水下運動。即便已有基于介電彈性體的人工肌肉實現了深海驅動,但其線性變形有限,并且受到破壞時會快速失效,工作魯棒性不足。
圖4. 平結人工肌肉在淺/深水環境中的應用。(a)人工肌肉驅動的槳的示意圖;(b)繩結人工肌肉驅動的槳在淺水下的運動情況;(c)繩結人工肌肉驅動的槳在淺水下以1hz的頻率驅動的拍動情況;(d)繩結人工肌肉驅動的槳在3000m水下的運動情況;(e)繩結人工肌肉驅動的槳在3000m水下以1hz的頻率驅動的拍動情況;(f)用繩結人工肌肉驅動小船的過程。
這項工作為人工肌肉提供了一種新的結構設計原則,解決了人工肌肉驅動速度不足,適應性與魯棒性有限的問題。并且,這些仿生繩結人工肌肉有望實現更大規模的生產與更廣泛的應用場景拓展,為虛擬現實體驗、微創手術、水質監測和深海探索等應用領域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相關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發表題為“Knotted Artificial Muscles for Bio-mimetic Actuation under Deepwater”的研究論文。北京大學博士生陳雯慧為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劉珂研究員,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王聰副研究員與北京大學楊槐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本工作獲得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專項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0763
- 廣東工業大學邱學青教授/朱東雨副教授 Small: 基于木質素微觀結構調控構建全生物質基大裂紋自修復人工肌肉 2025-04-18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武漢大學常春雨教授課題組 Nat. Commun.:具有突跳失穩特性的氣動水凝膠人工肌肉 2025-04-10
- 北卡州立尹杰團隊 Adv. Sci.:受空軌啟發的環狀光驅動器 2025-04-30
- 寧波材料所陳濤/尹愷陽團隊 Adv. Mater.:光誘導雙動態鍵液晶彈性體致動器的快速可逆時空編程 2025-04-18
- 北大楊槐/北科大胡威團隊 Small: 液晶彈性體中分子開關異構化行為的動態編程鎖定 2025-03-14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