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丁明明教授/付維力教授《Nat. Commun.》:生物響應和生物活性多色熒光高分子
2024-11-24 來源:高分子科技
非傳統脂肪族熒光高分子因其良好的親水性、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備受關注。然而,目前這些材料主要依賴于富電子的氮原子和氧原子形成的發色團簇,存在熒光量子產率低、發射波長短、功能性不足等局限性。
近日,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丁明明教授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付維力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Redox-switchable multicolor luminescent polymers for theragnosis of osteoarthritis”的研究論文,報道了一種具有熒光可逆開關的非傳統發光高分子材料。研究團隊基于天然氨基酸為單體,設計并合成了系列具有不同聚合度的聚半胱氨酸(PCys)。該聚合物表現出巰基簇聚集的新型發光機制,具有高熒光量子產率、多色發光和氧化還原可逆開關的熒光特性。通過結合計算機模擬和實驗技術,本研究系統性地探究了巰基作為生色團的發光機理,并詳細闡明了其在氧化和還原條件下熒光開關的分子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氫原子在非傳統生色團中的關鍵作用。此外,研究利用巰基簇的熒光響應性和自身優異的抗氧化性能,評估了該聚合物在細胞成像、氧化還原物質檢測以及活性氧清除性能,并以骨關節炎(OA)為模型探索了PCys在生物成像和疾病診療一體化方面的應用潛力。
圖1. PCys的設計策略和光物理性質
圖2. 熒光機理和氧化還原熒光特性
圖3. 細胞內多色成像和氧化還原物質定量分析
圖4. 骨關節炎的診療一體化
鑒于PCys優異的活性氧清除能力,研究者推測其在治療ROS過表達相關疾病方面的潛在應用。為此,作者選取骨關節炎(OA)作為疾病模型進行驗證。體外實驗初步證實了PCys的抗氧化治療潛力,通過構建OA動物模型,發現PCys不僅實現了體內OA的診斷與治療一體化,還展現了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多模態應用潛力。該熒光聚合物具有簡單的結構、優異的生物相容性、獨特的發光機制以及豐富的活性位點,在生物傳感、藥物遞送、疾病診斷和治療等多個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473-x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四川大學林云鋒教授課題組《Adv. Mater.》: “太陽神鳥”啟發的基于四面體框架核酸的生物響應性miRNA遞送系統 2022-08-01
- 南方醫科大學陳敏生教授和蔡延濱副教授團隊CEJ:酶促自組裝納米纖維錨定間充質干細胞誘導細胞球體形成并放大旁分泌功能用于心梗治療 2022-03-11
- 新加坡國立大學熊澤博士和John S. Ho教授團隊《Sci. Adv.》:基于DNA水凝膠的無線、柔性傷口感染監測器件 2021-11-23
- 華科大楊光教授團隊《Bioact. Mater.》綜述:含有生物活性分子和干細胞的載體型水凝膠用于缺血性腦卒中治療 2025-03-09
- 上海交大趙慧教授、朱申敏教授團隊《ACS Nano》:仿生手性螺旋結構觸發的“生物活性”治療性接觸鏡用于角膜損傷快速修復 2025-03-01
- 塔夫茨大學David Kaplan 院士/Chunmei Li 教授團隊 Nat. Commun.:基于蠶絲蛋白的生物活性塑料 2025-01-05
- 寧波材料所陳濤/路偉團隊《Adv. Mater.》:在可光書寫多色熒光高分子水凝膠用于按需信息顯示方面取得進展 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