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爵士/四院院士/牛津大學 Molly Stevens教授課題組 Nat. Commun.:非侵入性細菌感染檢測納米傳感器
2024-12-01 來源:高分子科技
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是導致外科植入物相關感染的主要原因,通常形成難以清除的生物膜,增加治療難度和成本。現有檢測方法如細菌培養、PCR、ELISA等盡管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但需侵入性采樣,耗時長、成本高,并可能引入污染風險。為此,亟需開發一種非侵入性、原位檢測植入物感染的診斷方法,以實現更早期、更高效的感染識別。
鑒于此,牛津大學四院院士Molly Stevens教授課題組報道了一種非侵入性的體內細菌植入感染的生物檢測傳感器,該檢測系統利用金納米簇(AuNCs)的催化性能,將其封裝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響應的脂質體中,通傳感器在細菌毒素作用下釋放AuNCs并生成比色信號,并在小鼠感染模型中驗證了其無創診斷植入物感染的有效性,該平臺具有廣泛應用潛力和成本優勢。
文章要點
圖一:金納米簇封裝的脂質體生物傳感器的設計及其檢測細菌植入感染的機制
圖二:金納米簇的優化、表征與模擬
圖三: 金納米簇封裝的脂質體傳感器的組裝與表征
圖四:由不同脂質配方組成的金納米簇封裝脂質體對細菌毒素的體外響應
圖五:金納米簇封裝的脂質體與細菌的體外共培養及細菌生長表征
圖六:實現細菌感染狀態比色讀出的金納米簇脂質體傳感系統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3537-2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加州理工學院高偉課題組 Adv. Mater.:QuantumDock自動化計算框架指導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構筑 2023-05-13
- 南方醫科大學邱小忠、侯鴻浩教授 Nat. Commun.:一種用于非侵入性心肌修復和防止術后組織粘連的智能黏附性Janus水凝膠 2022-12-14
- 西安交大郭保林教授、憨勇教授、趙鑫副教授團隊 NSR:在耐藥細菌感染的運動部位創面全過程管理上取得新進展 2025-06-12
- 華科大劉國輝教授團隊 ACS Nano:導電水凝膠激發中性粒細胞胞外捕獲器對抗傷口細菌感染 2025-03-07
- 蘇州大學何學文教授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團隊ACS Nano:可用于靶向識別、成像示蹤和高效消除胞內細菌感染的聚集誘導發光-噬菌體-DNA納米生物偶聯物 2024-01-20
- 浙大王征科課題組《Macromol. Rapid Commun.》: 泥鰍粘液-甲基丙烯酰化明膠超潤滑水凝膠 2025-06-30
- 西交大魏釗/北大楊根 Small 綜述: 力學性能可調動態水凝膠用于3D類器官培養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