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材料需理順科研體制,產、學、研應合理定位。
在工業發達國家,企業已經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而中國絕大多數企業技術研發能力較弱,科研院校還承擔著相當大比例的研發任務。我國在加快企業建立研發中心的同時,還必須強化產學研合作。
“目前企業在吸引人才和研發方面還很欠缺,人才和設備集中的高校院所在新材料研發上還得擔負重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教授、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研發總監陳繼濤認為,高校院所應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結合起來。
“要想把實驗里做出來的東西變成產品,還必須經過制備、測試等一系列環節,才能‘百煉成鋼’,而這一過程只有企業才成完成。” 我國特種纖維的佼佼者——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鄉建議,國家在設置科研項目時充分考慮企業的作用,讓企業來組織攻關。
發展新材料需政府大力支持,政府支持應重在政策導向。
“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對新材料產業的支持不可或缺。”陳繼濤介紹說,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的鋰電池研發應用之所以能在世界上領先,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先有北京市的科技計劃項目——“磷酸鐵鋰產業化技術及其生產線建設”,之后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示范應用,以及奧運會結束后北京市在公交系統的推廣應用。
“政府的支持不僅體現在資金支持上,更應體現在營造環境、協調上下游產業鏈上。”我國氨綸纖維、芳綸纖維的龍頭企業——煙臺氨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馬千里認為。
“政府的扶持應該是扶強,不能撒胡椒面。”李書鄉指出,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旦一個新產品出來,企業馬上會一窩蜂地上,地方政府也都會大力支持,極易造成低水平重復建設。“就拿碳纖維來說,目前熱得不得了。這時候,國家政策應該限制新上項目,大力扶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企業,使之做大做強。”
“在扶持新材料產業上,國家在科技計劃、項目設立的同時,更要搭建好政策平臺,制定符合國家經濟具體狀況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政府引導、產學研緊密結合、金融支持、用戶需求牽引的高效運行機制,為我國新材料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徐堅說。
新材料你知道多少(簡介)?
所謂新材料,是相對于原有材料而言的,其特征是具備原有材料沒有的新性能、新功能。按材料種類劃分,大致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先進復合材料等四大類。按材料的性能分,主要包括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結構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學和理化性能,以滿足高強度、高剛度、高硬度、耐高溫、耐磨、耐蝕、抗輻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則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電、磁、聲、光熱等效應,以實現某種功能。
新材料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并已經開始改變我們的生活。比如說,以紅、綠、藍(RGB)三基色激光為光源的顯示技術,和傳統顯示技術相比,不僅具有壽命長、投資規模小、節能環保等明顯優勢,而且其顯示色域覆蓋率可達90%,是現有技術的2倍以上,色彩飽和度為傳統顯示的100倍以上,使觀眾得到全新的視覺享受。
- 深圳大學徐堅教授團隊《Adv. Sci.》:臭氧輔助多巴胺快速聚合 2023-12-26
- 深圳大學田雷/朱才鎮/徐堅團隊 Macromolecules:高折射率和高阿貝數功能高分子材料 2023-11-23
- 深圳大學徐堅、朱才鎮教授團隊 ACS Macro Let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在拉伸作用下的應力穩定態結晶相 2023-10-01
- 華南理工大學王輝團隊 Nano Lett.:淀粉樣變新材料多方面治療阿爾茲海默癥 2024-10-09
- 天津大學潘莉教授團隊/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 Macromolecules:綜合性能優異、高效可調的等規聚丙烯基嵌段共聚物 2024-05-09
- 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在多層次結構纖維素基輻射降溫新材料的制備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4-05-04
- 發改委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高分子產業摘錄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