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物質(Soft matter)是21世界物理學的重要前沿學科,液晶聚合物是近年來受到很大關注和研究的一類軟物質。剛性聚合物的可控制備一直是一個重大的科學難題。相對于合成上可控性較差的棒狀主鏈型液晶聚合物,剛性的甲殼型液晶聚合物更易于合成,并具有良好的可調控性,因而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近年來,周其鳳研究組對甲殼型液晶聚合物及其在功能材料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如,1)通過保持液晶基元剛性棒狀結構的基礎上,增加液晶基元之間的相互作用,首次得到與原來的柱狀(Φ)相不同的近晶(Sm)相層狀結構。這一成果對于甲殼型液晶聚合物在非線性光學材料等功能材料的應用上具有重要意義。2)利用甲殼型聚合物單體的可控聚合性以及剛棒直徑、剛棒表面化學性質精確控制和修飾的特點,設計合成剛棒長度可控的剛棒狀聚合物和多嵌段新型功能性聚合物,開展了多層次有序自組裝結構的形成、發展及演變機制的研究,實現了對這一體系材料特定復雜結構的精確調控,為構筑特定結構功能化和功能集成的軟物質材料提供了理論基礎和關鍵技術。3)通過分子設計調節側基的剛性、形狀、體積大小等,系統研究了側基對甲殼效應的影響,發現了在甲殼型聚合物中存在一個非尋常的各向同性相與液晶相之間的相轉變,這個過程是可逆、熵驅動的。這一體系為高分子凝聚態物理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研究平臺。4)研究了基于剛棒狀甲殼型液晶聚合物的多體系熱塑性液晶彈性體的可控制備與基礎應用,首次得到了物理交聯的熱塑性液晶彈性體,其流變及力學性能類似于SBS熱塑彈性體。對該類體系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較低尺度的液晶態和較高尺度的微相分離結構的形成規律,也有助于研究這兩種不同尺度結構形成過程之間的相互競爭,這對聚合物的分子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5)開展了功能性甲殼型液晶聚合物研究,特別是對聚合物薄膜的雙折射性質與化學結構、凝聚態結構等關系進行了研究,取得了較好成果(Dn = 0.030 ~ 0.036/633nm),有望作為C正板光學補償膜應用于液晶顯示中。同時,研究體系也為光電器件性能與材料結構關系的研究提供了一類新的模型聚合物。
基于近年的研究結果,在J. Am. Chem. Soc.、Macromolecules、Soft Matter、J. Mater. Chem.等國內外著名刊物上已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同行認同,近年的研究成果綜述發表在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封面(2009, 47, 319,Highlight)和英國皇家化學會Chem. Soc. Rev. 2010, DOI:10.1039/b814540g。
- 華南師范大學姜小芳教授《Nano Lett.》: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波長可調諧鈣鈦礦圓偏振微納單模激光 2025-03-04
- 華南師范大學胡小文 AFM: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鈣鈦礦圓偏振光電探測器 2025-02-20
- 二十余載深耕|北京大學范星河教授編著新書《聚合物鏈超分子組裝與功能化: 甲殼型液晶聚合物》出版 2025-01-14
- 北京大學龐全全教授團隊 Adv. Mater.: 氟化微疇調控-聚陽離子基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用于高電壓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3-14
- 北京大學朱戎課題組 Nat. Commun.: 類累三烯催化可控聚合進展 2025-03-14
- 北京大學宛新華/張潔團隊 Macromolecules:聚合后反應誘導自組裝構筑聚苯乙炔手性材料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