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濕速干”型羊毛面料
納米技術的興起,對紡織領域的變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抗菌、除臭、防紫外、自清潔等功能性納米紡織面料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除了新奇的功能性,運用納米技術,研制“吸濕速干”型織物,提高織物的穿著舒適性同樣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另外,納米功能面料在實際應用中還面臨一大難題,即納米技術所賦予織物的新功能不能持久的保持,如耐洗性不夠,經過洗滌后,尤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洗衣機洗滌方式,其特殊功能會部分或全部消失。發展有效方法提高納米織物的耐洗性,以期達到機可洗程度,仍具有巨大的挑戰。
在天然纖維中,羊毛因其質輕、柔軟、保暖等優良品質成為了一種理想的成衣材料。然而羊毛纖維表面鱗片層結構使羊毛織物天然疏水,阻礙了羊毛織物吸收水汽的能力,導致吸濕排汗速率低,在人體大量運動后極易讓人感到悶熱不舒適。研發“吸濕速干”羊毛面料一直是業界的熱門研究課題。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可控制備與應用研究室的唐芳瓊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紡織與成衣學系的李翼教授所領導的團隊聯合研發了一種獨特的納米后整理技術,成功研制了具有耐洗性的“吸濕速干”型羊毛面料。該團隊曾在羊毛纖維表面包覆上由球形二氧化硅組成的納米薄層,構建了具有超親水性的羊毛織物,并對納米技術改性羊毛纖維親疏水性的機理進行了探討(Langmuir, 2010, 26, 4675–4679)。
在此研究基礎之上,該團隊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利用表面接枝和原位生長的策略,在羊毛纖維表面原位生長了直徑為20納米的二氧化硅納米薄層。所得織物參照國家標準進行檢驗,滿足了“吸濕速干”型功能面料的各項指標。另外,機洗20次之后,這一特性仍能很好的保持,解決了目前納米功能面料耐洗性不夠的難題。而且,原位生長的策略大大精簡了制備的步驟,為構建納米功能面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研究成果已經在德國化學會志旗下《應用化學》的姊妹刊《化學與可持續性、能源與材料》(Chemistry & Sustainability, Energy & Materials,簡稱ChemSusChem)雜志上發表(ChemSusChem 2010,3,1031–1035),申請國內發明專利1項,并已申請國際專利。
文章發表后,美國納米技術與納米科學網Nanowerk在新聞聚焦欄目(Spotlight)中以Nanotechnology improves wool fabrics為題對理化所和香港理工大學這一新進展成果進行了追蹤報道。
- 上海交大龐燕/李瑾/林明/范先群《Adv. Sci.》:納米技術在治療眼表化學性損傷方面的研究進展 2025-01-07
- Daniel Siegwart/董一洲/陶偉教授 Nature Reviews:基于納米技術的mRNA疫苗 2023-09-08
- 饒浪/陳小元/黃鵬 ACS Nano:生物材料助力免疫檢查點治療 2023-02-12
- 研究發現羊毛衣料所含纖維成海洋污染重要來源 2016-07-04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 AFM:在藍相液晶溫度-時間依賴性動態圖案的多墨水協同印刷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5-02-18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 Adv. Mater.:在可拉伸藍相液晶彈性體激光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5-01-30
-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員團隊 AFM:在偶氮苯聚合物薄膜的光驅動連續跳躍機器人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