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學校長支招南科大:一流大學距我們到底多遠
2010-10-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外部環境的“去行政化”,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改革周期——這一點,是校長們的共識。因此,他們探討更多的,還是如何在學校內部率先“去行政化”,建立中國現代大學的學術制度和管理模式;如何在現有公立大學占絕大比例、計劃辦學體制下,借助政府謀求最大的發展。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表示,與國外大學校長相比,中國的大學校長“太累了”,原因便在于缺少良好的內部治理體制,校長不僅要領導組織教學、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社會服務,還有許多分外的、“難以預料”的責任。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舉了一個例子。不久前,復旦大學翻查學校條例,竟發現有1000多份條例早已過期,應予廢除清理。他說,因為缺少規范,遇事就容易制定新條例,執行與否卻要依靠領導班子甚至某一個人的操作。這種現象,在高校中并不少見。
楊玉良認為,重要的是,所有章程制定之后便應長期嚴格遵守。因時因事隨意改變,便不會有大學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近年高校出現的各種學術不端、基建腐敗等問題,暴露的是學校管理的漏洞,而解決之道則是學校的“法治化”,有效區分學術、行政等權力在不同群體中的分配過程。
差距在哪里
缺經費、缺人才、缺特色、缺激情
建設世界一流高校,障礙或問題還有哪些?
校長們的意見集中在幾個方面。
缺經費。雖然在全國2000多所高校中,“C9”大學在國家財政撥款的教育投入方面,已經占盡優勢,但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表示,在試圖大量引進國際一流人才時,經費的缺口尤為明顯。“沒有一定的國際可比的薪酬待遇,不可能引進并且留住杰出人才。”
缺人才。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認為,中國的大學在輸送人才方面發揮的作用比較大,在集聚人才方面則比較單一,社會各領域精英回流不足,造成了師資結構的單薄。而新世紀人才、杰出青年、長江學者、千人計劃等各種人才計劃,也過分注重以年薪作為師資隊伍的評價標準。
有校長表示,如今,國內頂尖高校對高端人才的爭奪呈白熱化之勢。然而,新引進人才的特殊薪酬福利及科研配套政策,與作過巨大歷史貢獻的現有主體教師隊伍之間形成的巨大落差,有失公平,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缺特色。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認為,每一所大學都存在“資源落后于目標”的問題,因此每所學校選擇發展路徑和發展戰略時,都要在優勢學科和國家需求之間尋求最大平衡。而中國大學在找準“火車頭”學科,以及形成辦學特色上,明顯不足。
缺激情。侯建國還表示,目前中國大學的課程設置,理論課偏多,實驗與討論課偏少,專業課程相對陳舊。比起20年前,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熱情,必須打破“課堂灌輸、學校圈養、流水線培養”的育人模式,要激發學生的激情和創造性。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也認為,阻礙中國大學走向世界一流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忘了大學的使命是“培養人的成長”,重視把專業知識放在學生的腦袋里面,卻缺少對價值觀、責任心和思考能力的培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科大郭旭崗教授/孫維朋博士 Angew:基于簡單的醌式聚合物半導體具有可調的極性和高的n型熱電性能 2025-05-01
- 江南大學張丹/司鵬翔、南科大程慶沙、南方醫大黃國志/鄒積華、滑鐵盧大學趙博欣 CEJ: 無電池天線貼片無線傳感人體關節轉動度 2025-04-29
- 南科大陳忠仁教授團隊《Acc. Mater. Res.》: 解纏高分子鏈 - 從尺寸和拓撲到加工與回收 2025-04-03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雙一流大學2000-2018年度國家三大獎統計情況 2019-06-28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行榜”首次發布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