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出注射類骨材料即可治愈骨傷
2010-12-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雜志12月14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布朗大學的托馬斯·韋伯斯特研發出了一種新的類骨材料,可以直接注射到患者體內以治療骨傷。
韋伯斯特研發出的這種納米材料注入人體后,在體溫下就會很快變硬,成為類似于骨頭的物質。韋伯斯特表示,這種材料包含了同DNA一樣的核酸,其中每個分子有兩個共價結合鍵,并同其他分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圓管。
英國諾丁漢大學藥學院院長、組織工程師凱文·謝克雪夫表示,這種材料似乎非常誘人,但是,該材料要能像骨頭一樣承重。
韋伯斯特表示,雖然他研制出的這種材料目前僅進行了實驗室測試,但他確信,這種材料能像骨頭一樣承重。“當這種材料在身體內變得堅硬后(只需要幾分鐘),它就會擁有骨頭的力量”。
哈佛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助理教授阿里·哈德姆侯賽尼表示,韋伯斯特的材料聽起來非常有趣,類骨材料的研發有很大創新空間。目前在諸如髖關節等骨頭慢慢愈合中,醫生通常會向病人體內插入金屬板以提供力量和支持,但金屬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老化,最終需要用其他材料來替代。他認為組織工程師們正在尋找能更好地同身體結合、持續時間更長的材料。如果韋伯斯特研發的材料能成功取代金屬,整個骨損傷治療領域的面貌將徹底改變。
布朗大學已宣布同馬薩諸塞州醫療設備制造商奧迪斯醫療設備公司開展合作,進一步研發這種材料并開展動物試驗。奧迪斯公司將這種新材料命名為Arxis,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強森表示,Arxis將先在臀部和膝蓋進行測試,首個產品有望于2013年上市。他還預測,如果Arxis能夠對門診病人進行注射治療,銷量將會非常可觀,價格也會更低,一次注射可能僅需1000美元到1500美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