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宏:對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思考
2010-12-2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為實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戰略目標和戰略主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高等教育的發展任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優化結構辦出特色。中國現代大學的建設歷史只有一百多年,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的制度建設明顯滯后。在過去十年中,我國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反思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無不與缺乏完善的制度建設有關。因此,我想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是全面完成上述目標和發展任務的根本制度保障。
針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規劃綱要對于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提出了三條: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下面談談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首先,各級政府要明確政府的管理權限和職責,政府應更多地在宏觀層面和政策層面對教育工作和學校進行指導和管理,對不同性質的高校應實行分類指導和分類管理,避免千校一面的情況出現。要改變一些地方不考慮條件和基礎,盲目追求辦綜合性大學、研究型大學,到處找關系爭取碩士點、博士點的情況。大學應沒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培養目標、辦學特色的差異。政府的政策應激勵各類學校辦出特色,均衡發展。
關于擴大辦學自主權,多年來不少大學校長作過不少呼吁。依我個人的經歷,覺得這無非是指在人、財、物的管理上政府各有關部門統得太多,管得太死,使學校辦學的很多方面(教學科研、招生和學生管理、人才培養和使用、經費使用、行政管理等)缺少自主權,導致效率低下。
對于大學本身的治理,我想首先要有一個好的治理結構,避免在管理領導層上出現多中心的情況。學校行政領導的重要職責,一是確保校內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的平衡,實行“校長治校,教授治學”,校務公開,民主管理,確保師生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二是在政府和學校之間的平衡,確保大學作為一個學術機構的學術自由。在這方面,大學校長對學校的發展至關重要,我國極需改進校長選拔任用的辦法,在實踐中培養出一批有教育理念的教育家。
大學的內部管理,例如院系的構建和管理權限,研究型大學的科研體制,總會計師制度和審計,教學和科研的績效評估等,不少還在探索之中。但都應把大學章程和相關的制度建設提到議事日程。一個大學的章程,應該是該大學的憲法。一旦經過實踐總結,成為章程,就具有學校大法的作用,不應因校領導的變更而隨意改變。師生對學校各部門的職權、學校學術委員會等機構的組織和職責、院系的設立與運轉等,也就一目了然。現在部分院校,比如在新的院系和學科的設立上太隨意,所以在談擴大辦學自主權的同時,學校也應有一種自我約束的機制和必要的監督。
目前由于各種評估太多過濫,大大削弱了評估的價值和作用。各種大學排名,已成為不少中學和高考生擇校的標準。記得哈佛大學的學生去年初在哈佛學生雜志上發表題為《最后一次排名第一——哈佛大學應當退出大學排行榜》,他們認為,“哈佛應該利用它的名氣和影響力,通過退出排名的行動來削弱排名的重要性”,并指出“高等教育領域是非常多元化的,根據一個標準化的體系為大學排名不能提供學校的準確信息”。我們應推進的是科學的專業評價,以促進大學教學科研質量的提高,把辦學質量放在第一位。須知,大學本身的不少方面是很難量化的。
大學的一切制度建設都必須圍繞大學的核心任務進行構建。在當前社會上充斥急功近利、浮躁作假、一味追求物質利益的情況下,讓教育回歸它的本意,使受教育者不光有知識,而且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道德,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大學的制度應確保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倡導優良學風,弘揚大學精神。大家都在討論“錢學森之問”,每年諾貝爾獎揭曉之時,媒體會有不少文章討論中國何時能在本土產生諾貝爾獎得主,我對媒體說過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須知,諾貝爾獎不是錢堆起來的,孕育它產生的良好的學術環境恰恰為我們不少大學和科研院所所忽視,或至少重視不夠。我們現在大學的“土壤”不夠肥沃,施用了太多的“化肥”和“農藥”,教育者或領導的責任就在于要好好改良“土壤”,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使老師能安心教學和從事科研,學生能刻苦學習,培養才能。也就是說學術界要在制度上重視軟環境的建設,注重人文精神、科學精神的培育。你也許很難預測第一個諾貝爾獎在哪所大學或哪個研究所出現,但如果學術界不再如此追求短期的成果,不再滿足于出幾篇SCI論文,真正能靜下心來探索科學、做學問之時,諾貝爾獎在中國出現只是遲早的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成為高等教育新亮點 2012-08-23
- 代表委員熱議: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如何少走彎路 2011-03-15
- 建設現代大學制度關鍵是弘揚大學精神 2010-12-23
- 社會轉型期大學精神重塑與創新人才培養 2012-06-11
- 許智宏:大學排名是中國大學校長頭上一把劍 2011-05-05
- 訪許智宏院士:轉型期如何重塑大學精神 201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