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繞地球運行的太陽帆成功展翼
2011-01-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6日報道,美國中央時區1月20日下午9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納米帆-D衛星在地球上空650公里處,張開了它閃閃發光的太陽帆,成為迄今首個繞地球運行的太陽帆納型衛星。馬歇爾航空飛行中心納米帆-D的主要研究人員迪恩·艾爾豪稱這是個歷史性時刻。
此前,納米帆-D在它的母艦FASTSAT(快速、經濟、科學和技術衛星)上已飛了一個半月,FASTSAT于去年11月19日(美國東部時間)攜帶納米帆-D和其他5項實驗載荷發射升空。研究人員表示,在隨后的幾周里,納米帆-D不知為什么固執地呆在甲板上不肯離開,讓研究小組幾乎放棄了希望。
今年1月17日,納米帆-D竟然自己彈了出去,工程人員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當時艾爾豪正走進控制室,看到遙控屏幕后驚訝地說:“真是難以置信,我們的衛星自由飛翔了!”研究小組趕緊召集了一批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阿蘭·希格和斯坦·希姆斯在馬歇爾航空飛行中心架起聯系納米帆-D的無線電臺。
“時機剛好,當時納米帆-D正好循著軌道經過亨茨維爾上空,我有幸第一個傾聽并分析了它傳來的信號。”西格說。美國中央時區下午5點,他們聽到了一陣微弱的信號。當衛星從頭頂上空呼嘯而過時,信號變得更強,操作人員能分析它傳來的第一批信號,這證明納米帆-D還“活著”,并且運行良好。
歷史性時刻是在1月20日下午9點,納米帆-D真正打開了它的太陽帆。經甲板計時器激活,幾秒鐘內,太陽帆逐漸展開,它的聚合物反光材料薄膜擴展成一張薄薄的、近10平方米大小的帆。
去年5月日本也發射了“伊卡洛斯”(IKAROS)探測器,靠太陽帆以太陽光壓作為主要推進動力進行星際旅行,并于去年飛過了金星。而納米帆-D則將保持離地球較近的距離,計劃經過70天至120天后就以流星的方式返回地球。
“我們的任務是環繞地球,研究能否用太陽能帆作為一種清理離軌老衛星和太空垃圾的工具。”艾爾豪解釋說,如果納米帆-D能清理近地軌道的垃圾,太陽帆可能成為一種未來衛星標準。任務結束后,將憑借它的帆靠空氣動力的拖拉力量返回地球,在到達地面以前在大氣層中無害地燒掉。專家表示,要避免這種航天器本身成為近地軌道的垃圾。
納米帆-D證明了一種簡潔廉價的航天探測方法。艾爾豪表示,在納米帆-D從軌道上掉下去之前的幾個月,他們將一直監視著它,并檢測太陽帆上的陽光壓力。研究小組還將檢查太陽帆為什么在FASTSAT上耽擱了那么久。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