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發明吃進塑料吐出燃料 可供家庭使用
2011-02-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日本發明家伊藤彰則發明了一種適于家庭使用的機器,可以將塑料垃圾變成燃料。借助于這臺令人吃驚的機器,堆放在廚房里的各種塑料袋最終可以變廢為寶。
通過所謂的“碳負性”過程,伊藤彰則發明的神奇機器能夠將塑料袋、塑料瓶、塑料蓋以及其他使用石油制造的塑料包裝還原成最初的形態。根據Clean Technica網站報道,在這個還原過程中,機器首先對塑料制品進行加熱,而后將蒸汽送入一個由管道和水室構成的系統,蒸汽冷卻液化后還原成原油。原油可充當發電機和一些火爐的燃料。經過進一步提煉,原油也可以轉變成汽油。
這款機器在伊藤彰則的公司Blest Corporation出售,因高效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據悉,1公斤塑料垃圾可轉換成1公升原油,耗電量為1千瓦。還原機當前的售價為1萬美元,隨著需求量和產量的提高,價格有望下降。
伊藤彰則的發明并不是第一臺將塑料垃圾轉換成燃料的機器,但他的機器體積小巧,具有其他機器所沒有的競爭優勢。他的機器適于家庭使用,其他同類型機器體積過大,例如每年可處理1萬噸塑料垃圾的Envion燃油發電機。每噸塑料垃圾可產生3到5桶原油,進一步提煉后可獲得汽油、柴油和噴氣燃料等商用燃料。2009年,一家使用這種機器的示范工廠在華盛頓投入運轉。
雖然燃燒這些機器產生的油仍會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但它們卻是應對數量日益增長的塑料垃圾的一個解決之道。Envion公司表示每年產生的塑料垃圾多達5000萬噸左右。如果將所有這些塑料垃圾轉化成原油,便可降低對進口原油的依賴。
塑料垃圾從Blest轉換機的一端進入,另一端的容器負責盛裝所產生的原油。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國科大陳昶樂/鄒陳團隊 JACS:超分子動態交聯策略用于混合塑料的升級回收 2025-07-05
-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侯春生研究員團隊 ACS Nano:黃麻納米纖維素精準調控腸道菌群,重建微塑料損傷的腸道微生態平衡 2025-07-04
- 東華大學武培怡/侯磊團隊 ACS Nano:可食用結構色塑料 2025-06-27
- 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非均相潤濕性策略構筑高效原油/水乳液分離膜 2024-05-01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 Sci. Bull.:蛋白活化原子層沉積用于“膜”法創新 2024-02-28
- 天津大學汪懷遠團隊 CEJ:基于仿生策略的超雙疏涂層及其抗原油粘附、抗結蠟和抗腐蝕性能 2022-12-12
- 蘇州大學張偉/日本金澤大學程笑笑 Angew:異手性核的消旋嵌段共聚物中對映體將軍與非手性士兵的手性交流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