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介紹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有關情況
2011-02-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問題:重知識教育輕人格教育,重技能教育輕通識教育
創新:探索四個融通——學科建設與本科教學、通識教育與個性化培養、拓寬基礎與強化實踐、學會學習與學會做人
從課程改革到教學方法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體制改革,2009年,南京大學全面實施“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掀起全方位本科教學革命。
南京大學教務處處長陳建群說,南京大學強調注重給予學生本科基礎階段全面的科學與人文素質教育,“三三制”將傳統專業教育“從一而終”的剛性培養模式變革為菜單式可選擇的自主學習模式。打破了本科教育原有院系、專業壁壘,南大本科生感受到多重“沖擊”:第一重,進校沒有規定的專業“戶口”,可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專業;第二重,全校所有課程成為每個學生的“囊中之物”,每學年開放課程人次達到12000余次;第三重,低年級起就不斷地和名教授“零距離”接觸;第四重,公共基礎課程根據學生能力不同、專業準入準出標準不同劃分了不同的難易層次;第五重,交叉復合類、就業創業類人才不用再跟隨專業學術類人才一起“陪公子讀書”,大家有了實現個性化成長目標的機會。
問題:學文科的不懂數理化,學理科的不會寫報告,過于強調專業教育和一致性要求,教育土壤和學術土壤不利于杰出人才“冒”出來
創新:融合“拔尖”、“創新”和“人才”內涵,構建促進人才成長的生態環境
創新=“厚基礎”+“善思維”+“常實踐”,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蔣毅堅說,對學校來說,關鍵是構建促進人才成長的生態環境,包括硬設備和軟設備。
蔣毅堅說,該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理念、氛圍、機制、師資等方面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良好的支撐,比如開辦“工程大師論壇”,請名家傳授工程實踐經驗,安排創新學分促進學生學習探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教育改革實驗示范區,進行深度改革和重點突破,探索新模式。按照小規模、高規格、精英教育的原則,2002年北航成立了高等工程學院,通過“百里挑一”的二次選拔,全部采用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綜合能力和創新教育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中法工程師學院則借鑒法國工程教育經驗,將通用工程師國際標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致力于培養面向世界、面向大工程的高端和大師級拔尖創新人才。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19所高校積極開拓中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2014-02-26
- 北大清華等10余所高校率先試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2010-03-03
- 教育部等:鼓勵擴招博士后,作為補充高校師資重要來源 2021-01-28
- 教育部發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系!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