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高性能科學計算在生命科學領域應用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2007-05-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由中科院生物局聯合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承辦的 “中科院高性能科學計算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應用研討會”于 5月29日在上海舉行。來自北京基因組所、上海藥物所、計算生物所、系統生物學中心等上海生科院所屬研究所的專家,生物局和院信息辦的代表,以及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的相關人員等20余人出席了會議,共同探討高性能科學計算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應用與需求。
會上,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超級計算中心主任遲學斌研究員介紹了中科院超級計算環境與支撐服務情況,超級計算中心牛北方介紹了并行計算及其在生物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北京基因組所王晶、上海藥物所熊兵、上海藥物所于坤千、計算生物所徐書華、系統生物學中心王川等分別介紹了高性能計算在基因組學研究、組合數學與幾何學研究、比較生物學研究、生物數據挖掘研究,生物大分子構象變化研究,以及復雜生物分子模擬和藥物虛擬篩選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需求。
與會代表就高性能計算的并行計算能力、軟件開發和移植、存儲需求、數據遠程傳輸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專家們認為,生命科學研究對高性能計算機的需求日益增加。現有研究所的計算機資源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規模數據和大計算量的需求、迫切需要引進更大處理能力的高性能計算機。生命科學領域一直是高性能計算的重要應用領域,其中很多科學研究工作依賴于高性能計算機。由于現在國內的計算資源與國際同行的差距日益加大,導致國內的科學家的計算規模無法加大、應用水平難以提高,在應用科學研究中越來越被動,研究及成果與國際先進行列的差距不斷加大。如果不能及時引進新的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我國在基因組、生物制藥等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將在國際上失去目前的先進地位,無法實現自主創新的科研目標。
專家們認為,作為科學院信息化服務和支撐機構的網絡中心應該配備百萬億次的高性能計算機,支撐研究所科學研究對高性能計算機的需求。網絡中心應進一步加強與各研究所溝通,深入到學科領域,針對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性能計算應用特點,改善高性能計算環境,推動生命科學在網絡中心超級計算中心應用的逐步深入。會議最后達成一致意見,研究所將各自計算量的需求統計整理,為院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以保證高性能計算資源更加科學合理地用,進而推動我院科研信息化的發展。
會上,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超級計算中心主任遲學斌研究員介紹了中科院超級計算環境與支撐服務情況,超級計算中心牛北方介紹了并行計算及其在生物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北京基因組所王晶、上海藥物所熊兵、上海藥物所于坤千、計算生物所徐書華、系統生物學中心王川等分別介紹了高性能計算在基因組學研究、組合數學與幾何學研究、比較生物學研究、生物數據挖掘研究,生物大分子構象變化研究,以及復雜生物分子模擬和藥物虛擬篩選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需求。
與會代表就高性能計算的并行計算能力、軟件開發和移植、存儲需求、數據遠程傳輸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專家們認為,生命科學研究對高性能計算機的需求日益增加。現有研究所的計算機資源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規模數據和大計算量的需求、迫切需要引進更大處理能力的高性能計算機。生命科學領域一直是高性能計算的重要應用領域,其中很多科學研究工作依賴于高性能計算機。由于現在國內的計算資源與國際同行的差距日益加大,導致國內的科學家的計算規模無法加大、應用水平難以提高,在應用科學研究中越來越被動,研究及成果與國際先進行列的差距不斷加大。如果不能及時引進新的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我國在基因組、生物制藥等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將在國際上失去目前的先進地位,無法實現自主創新的科研目標。
專家們認為,作為科學院信息化服務和支撐機構的網絡中心應該配備百萬億次的高性能計算機,支撐研究所科學研究對高性能計算機的需求。網絡中心應進一步加強與各研究所溝通,深入到學科領域,針對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性能計算應用特點,改善高性能計算環境,推動生命科學在網絡中心超級計算中心應用的逐步深入。會議最后達成一致意見,研究所將各自計算量的需求統計整理,為院有關領導和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以保證高性能計算資源更加科學合理地用,進而推動我院科研信息化的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曉靖)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