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利用有機半導體材料在可見紫外光區的強吸收,還將該類一維有機納米器件加工成高效率紫外檢測器。他們開發的以苯并二噻吩為核心周邊稠合烷基取代芳香環的大平面分子除了可以在一般的條件下容易的生長形成一維微納米結構,用于場效應晶體管的研究。在一定的條件下,還能夠通過一維結構的相互作用組裝成更為高級的三維結構,包括類似于花冠狀的結構和球狀結構。可以此高級結構為基礎加工薄膜獲得具有獨特表面特性的功能膜。實現了荷葉-玫瑰兩種超疏水結構的轉換。另一方面,實現了高靈敏度的TNT炸藥氣體檢測。(Chem. Eur. J. 2010, 16, 7309-7318; Langmuir 2010, 26(7), 5213–5216.)
(4)通過將一維高遷移率材料與體相有機薄膜共混的方式獲得有機納米結構——薄膜雜化器件,并大大改善了OLED器件的效率,該項研究還進一步應用于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基于修飾的稠環結構,獲得了可以自主實現從主體材料中分離,形成規整納米纖維的結構。利用該種結構,得到了有機高分子和有機纖維的溶液加工而成的復合膜,并利用纖維本身較高的空穴遷移率和與高分子良好的界面接觸,有效地改善了薄膜載流子傳輸的平衡,大大提高了有機電致發光二極管的效率。(Adv. Mater. 2008, 20, 964–969.)該文章被當月的SPIE作為重要新聞進行引述。文中指出該類新穎的有機納米復合薄膜將會成為未來提高有機半導體特性的重要方法。
自2007年來,基于以上成果,共發表影響因子IF > 4.0的文章三十余篇,其中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7篇,《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4篇,《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1篇,《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 Materials)1篇封面文章。
- 北京大學邵元龍《Adv. Mater.》綜述:用于組織電子設備接口的生物材料基纖維狀植入式探針 2025-06-27
- 天津大學/北京大學 Sci. Adv.:基于光子微球索引的高容量DNA數據存儲隨機訪問技術 2025-06-21
- 北京大學龐全全教授團隊 Adv. Mater.: 氟化微疇調控-聚陽離子基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用于高電壓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3-14
- 華南理工大學張廣照、常州大學楊宏軍 Adv. Mater.:兼具高發光效率與超凡韌性的室溫磷光彈性體 2025-07-09
- 華南理工大學邊黎明教授團隊Nature Chemistry:可模擬細胞外基質液液相分離介導的組裝及生物物理特征的簡約模型 2025-06-10
- 華南理工大學馬春風教授 AFM:自增強按需剝離海洋防污涂層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