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江浙技術轉移與轉化紀略(上)
2011-09-14 來源:科學時報
“太守”對科技情有獨鐘
周光遠2005年4月來杭州,拜訪科技局局長徐土松,“他建議我們和杭州市化工研究院合作。我與姚獻平院長第一次接觸,彼此都覺得蠻有緣分,第一印象就是他很有親和力,說話總是笑呵呵的”。周光遠時隔6年后介紹,“我們本能地覺得這里的環境好,企業有吸納技術的能力和愿望,可以在這里做點事情。”
“在一艘畫舫上見面,我和周光遠天南海北地談,很有共同語言。”姚獻平回憶:“雖然我們擁有成果轉化的經驗,但畢竟只是市屬科研院所,在人才和科研團隊力量上,仍與中科院應化所有一定差距。雙方若優勢互補,他們能利用我們在當地的‘輕車熟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時間大大縮短;我們引進他們的人才和團隊,可將科研成果充分應用到浙江乃至長三角。當時我比喻說,雙方的合作就像開這艘船,現在可以揚帆起步了!”
2005年周光遠幾次到杭州,調研在杭州建立“據點”、技術轉移和轉化究竟能做什么。姚獻平在2006年前后也9次飛赴長春。“王利祥所長只要是在所里,不管多忙都要和我見面,我們最多的談論話題是:雙方合作以什么為抓手?最后找到雙方的結合點,就是應化所側重研發,杭州市化工研究院側重轉化。”
2006年冬,周光遠陪王利祥走訪了江浙的6個城市,“第二站到臺州,我們正在那兒做聚乳酸;第三站到了杭州。”周光遠笑了:“王利祥所長雖然有許多榮譽,見過許多世面,但這次來杭州等地,完全就像是科技明星,無論在臺上臺下,站著坐著,他都是被人追、被人捧的感覺。上虞的科技局局長因為約的時間不湊巧,專門趕到杭州機場,就是為了能和王利祥所長短暫會晤,一睹尊容。”
王利祥早年的故事頗為傳奇:2000年5月,他剛完成“百人計劃”結題答辯,中科院的任命還沒有正式下達,卻要讓他承擔所長重責,且得立即處置“長春熱縮”——應化所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它就像是塊“燙山芋”,聞起來雖香,卻十分燙手。在過后幾年的所長任期里,研究所與地方的合作同樣讓他飽嘗甜酸苦辣,深知“一棋不慎,滿盤皆輸”的道理。更何況,研究所的“熱縮”技術雖然名聲在外,但在成就了一個行業的同時,研究所卻淡化了一個學科,不由得讓他喜憂參半。
陳毅元帥《贈杭州市長》詩曰:“杭州太守例能詩,市長今日豈無辭?”王利祥2006年冬天在江南的“巡視”,既領略了諸州“太守”對科技的盛情,也真切感觸到長三角企業對科技的熱望,眼界為此大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 2020-09-10
- 促進創新一體化 長三角高校技術轉移聯盟成立 2019-07-10
- 共計47家!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名單公布 2019-02-18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韓艷春團隊 AFM:彈性體基體中構建連續共軛聚合物網絡 - 實現高拉伸性與高電學性能兼得 2025-03-25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 AM: 發明“機器學習增強試錯法” - 實現橡膠配方高效、極限優化,已應用于高技術裝備制造 2025-03-14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簡忠保研究員課題組 Angew:水相配位共聚制備極性聚烯烴 2024-04-01
- 創新載體強化溝通增進聯系推進轉化 長春應化所組織專家長入江浙企業 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