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江浙技術轉移與轉化紀略(中)
2011-09-15 來源:科學時報
“應用”是“化學”的前綴
2008年9月26日,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成立60周年華誕,時任該所所長的王利祥,在致辭中回顧研究所走過的輝煌歷程,說:長春應化所建所伊始,就把“應用”二字鐫刻在所名和旗幟上。
即使不是測字先生也能拆解得出來: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地處“長春”;研究“化學”;致力“應用”;“應用”是“化學”的前綴。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指出:在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面,中科院要發揮技術轉移轉化和輻射的源頭作用,與地方、企業緊密聯系與合作,進行技術培育與高技術企業孵化,構建暢通和拓展科技創新價值鏈的轉移轉化平臺,不斷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規模產業化,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長春應化所是綜合性的化學所,集基礎、應用和戰略高技術研究于一體,特點和優勢主要體現在新材料的研發和開拓上。針對國家、國防和地方經濟的發展,以及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型產業的戰略要求,該所近年來部署了資源與環境、先進材料、新能源三大重點發展領域,以稀土資源、二氧化碳資源等十大研究方向,取得一批標志性和引領性的重大創新成果。如建成了世界規模最大、年產3000噸二氧化碳共聚物生產線,確立了我國在二氧化碳共聚物研發上的國際領先和引領地位;在國際上率先開發出功能化聚烯烴材料,并成功實現其在一次性醫用輸注器械和農用長效防霧滴棚膜等方面的規模產業化,近4年為企業新增產值近40多億元,新增利潤5億多元。
為加速實現稀土鎂合金產業化,成就中國稀土鎂合金產業在國際上的核心競爭力,2006年6月,應化所聯合在市場開拓和資本運作具有相當實力的兩家單位——長春市科技發展中心和長春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長春中科希美鎂業有限責任公司”,并于2007年8月在長春高新區正式建設投產。從創新一批產業到創新國家體系,應用化學國家隊揮師挺進長三角,也是一次重大的戰略抉擇!
優良的傳統一脈相承。應化所所長安立佳最近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提到了在長三角設立分支機構的初衷:科學家的想法,往往只是要把研究做得更好,而企業家的想法,則是材料的性能和性狀等要做到非常穩定,在實際上得到真正的應用。企業家還會關心材料的性價比,市場上廣大的消費者是否能消受。
“我們構建輻射式的研發集群平臺體系,要在不同的區域里,采取不同的運營模式和不同的評價機制,做到相互支撐促進,創新和諧發展。”安立佳話鋒一轉,“當然,在長春應化所本部的基礎研究,必須是我們‘吃飯’、‘看家’的立身之本。‘創新2020’我們要竭盡全力,真正做到3個‘突破’:一是合成天然橡膠—稀土異戊橡膠的突破,二是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突破,三是稀土及釷資源清潔低碳冶金技術的突破。”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長春應化所白晨曦研究員團隊 Macromolecules: 通過后聚合大分子鏈交換反應合成耐超低溫的聚乙基氟苯基硅氧烷彈性體 2025-04-25
- 長春應化所陳學思院士、龐烜研究員/吉大白福全教授 JACS:氫鍵功能化咪唑類催化劑實現環氧化物和環狀酸酐開環共聚合成高分子量聚酯 2025-03-31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韓艷春團隊 AFM:彈性體基體中構建連續共軛聚合物網絡 - 實現高拉伸性與高電學性能兼得 2025-03-25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 2020-09-10
- 促進創新一體化 長三角高校技術轉移聯盟成立 2019-07-10
- 共計47家!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名單公布 2019-02-18
- 創新載體強化溝通增進聯系推進轉化 長春應化所組織專家長入江浙企業 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