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將有重大變革
2011-10-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10月17日,科技部、財政部共同召開“推進‘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和經費管理改革視頻會議”。會議主要介紹了科技計劃改革措施,完善科研經費管理模式。
科技部計劃司司長王曉芳介紹, “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將著力解決工作中存在的新問題。聚焦國家戰略目標,加強系統布局,通過多渠道征集科技計劃指南與課題建議,建立備選項目庫,采用網絡視頻評審答辯、實施項目法人管理責任制和項目專員制等方式,完善科學管理的監督機制。
王曉芳說,要讓納稅人的錢花得值。國家發展中的關鍵科技問題很難借助某個項目或課題解決,只有整合成重大科技專項,才能系統解決戰略性產業中發展的問題。由此,科技計劃必須聚焦重大項目。同時,科研項目不再要求細節目標,考慮參與者的創造性勞動,讓科研人員能更自由地發揮和創造。
“關于建立備選項目庫,目的在于適應預算法的要求。國家財政預算需要提供實實在在的內容,預選項目庫也為爭取財政支持取得主動性,做到量米下鍋。”王曉芳說。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說,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十一五”大幅增長,是“十五”時期總量的近3倍。目前,國家對科技的投入,除重大專項的獨立經費外,競爭性經費與穩定性支持經費比例從過去的8:2調整到6:4。本次改革主要考慮適應科研活動規律。完善項目法人單位管理的間接成本補償機制,明確補償渠道,提高補償水平,增加績效支出,從而進一步理順責權關系,強化課題承擔單位法人責任,建立便于問責的經費管理體系。同時,增加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解決科研課題經費管理剛性偏大等問題。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強調,在為科研人員創造寬松環境的同時,必須建立起一套權責明晰、各負其責、運轉高效的管理和問責機制。特別是要大力強化課題承擔單位的法人責任。同時,大力加強監管服務,增強科技界廉潔自律意識,管好用好科研經費,切實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國最好大學排行榜100強最新版出爐,看看有你們學校沒? 2018-01-08
- 科研經費“松綁”政策頻出 2017-08-07
- 科研經費改革,科學家不再當“會計”了 2017-02-16
- 教育部:高校不宜簡單套用政府管理模式 2010-08-30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王浩研究員團隊《Adv. Mater.》:智能生物材料組學 - 生物材料源頭發現到臨床轉化的變革工具 2023-07-28
- 南京大學沈群東教授團隊《Nat. Commun.》:芯片熱管理變革性技術 - 三維導熱網絡協同低碳固態電卡制冷 2022-10-12
- 科技部公布8.27日“納米科技”等重點專項評審專家名單!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