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研制太陽能帆板新材料
2011-10-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記者近日從2011工博會高校展區獲悉,天宮裝備了與神舟飛船前7次飛行迥異的翅膀,實現了我國航天用電池帆板材料的升級變革。這種全新太陽翼有望安裝在后續發射的神舟載人飛船上。
新材料項目負責人、東華大學教授陳南梁透露,與神舟飛船不同,天宮一號太陽翼上鱗甲狀的電池片不再粘貼在合金板表面,而是嵌入由“玻璃”編織而成的網格內。記者觸摸這種高新材料“網”,略帶透明,輕盈堅韌,剛柔并濟。
這種被稱為“半剛性玻璃纖維網格”的電池基板,不僅使太陽翼重量輕了三到四成,而且能利用地球一面的太陽反光發電,電量提高15%,同時具有非金屬材料特有的抗氧化、抗腐蝕能力,還有一定自我修復功能,特別適應“太空垃圾”較多的低軌道區。
將玻璃抽成絲、拉成線、結成網,歷經5年多攻關,東華大學與南京玻璃纖維研究院等合作方,實現從材料、工藝到設備的全程自主研發。近期,課題組正進行星載金屬網天線研制,成果已進入產業化階段,衛星上30米直徑的經編網狀天線大幅提高數據傳輸能力,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用打火機測試顯示,半剛玻璃纖維網格具有質輕、抗沖擊力、抗氧化等多重優點。
新材料項目負責人、東華大學教授陳南梁透露,與神舟飛船不同,天宮一號太陽翼上鱗甲狀的電池片不再粘貼在合金板表面,而是嵌入由“玻璃”編織而成的網格內。記者觸摸這種高新材料“網”,略帶透明,輕盈堅韌,剛柔并濟。
這種被稱為“半剛性玻璃纖維網格”的電池基板,不僅使太陽翼重量輕了三到四成,而且能利用地球一面的太陽反光發電,電量提高15%,同時具有非金屬材料特有的抗氧化、抗腐蝕能力,還有一定自我修復功能,特別適應“太空垃圾”較多的低軌道區。
將玻璃抽成絲、拉成線、結成網,歷經5年多攻關,東華大學與南京玻璃纖維研究院等合作方,實現從材料、工藝到設備的全程自主研發。近期,課題組正進行星載金屬網天線研制,成果已進入產業化階段,衛星上30米直徑的經編網狀天線大幅提高數據傳輸能力,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用打火機測試顯示,半剛玻璃纖維網格具有質輕、抗沖擊力、抗氧化等多重優點。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