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專業碩士被指“換湯不換藥”
2011-12-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在2010年新增的19種專業學位設置方案中,頻頻出現的一個字眼是“加強實踐教學”。方案還專門強調,如果對象是應屆本科生,實踐教學時間要不少于半年。這樣的安排被一些媒體詬病為“增設專碩之意不在學位教育而在緩解就業”。
在浙江大學教授盧慶國(化名)看來,這種表述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當下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窘境:絕大多數人畢業后要走向實際工作崗位,而非傳統的學術研究道路。盧慶國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全日制專業碩士的擴招,把那些最終走向實際工作崗位的“學術碩士”的“偽學術”面具戳破,還原其更為確切的命名——專業碩士;更為重要的是,新名字帶給高校的挑戰是——通過專業碩士的教育來縮小畢業生從校門到企業門的距離。
學術導師換個名字就成了專業碩士導師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所長操太圣正在進行有關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的課題研究。他發現,隨著專業學位研究生比例的增加,導師隊伍建設問題更加緊迫,“師資配置不到位成了高校難以建立有效培養模式的重要原因。”
由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對導師的實戰能力要求較高,“單憑原有傳統學術型研究生導師顯然不夠。”操太圣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當下一些高校只能聘請實踐部門人員擔任兼職導師,或是要求現有導師轉型;但前者畢竟是兼職身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而后者的轉型則需要時間和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為看不慣兼職教師只是和學生吹吹牛、侃大山,云南財經大學副校長伏潤民剛剛解聘了一個來自業界的老總。在他看來,專業碩士應該有大量業內導師或兼職教師,但并不是每一位老總都能做導師,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功底也難以勝任這一崗位。
其實,不少高校的研究生院曾下發過有關文件,要求各院系調整專業學位培養方式,各院系的領導和導師盡管知道兩者的差別,但在實際中很難操作。操太圣認為,這主要是因為不少教師還是根據過去培養學術型研究生的經驗和方式來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
“一些教師對研究生教育的認識太刻板。”操太圣說,一些教師還是習慣性地將研究生教育與學術訓練聯系起來,“目前脫產研究生中也以學術型研究生為主體,這也使得高校在研究生培養模式上以此為重。”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南航開創“校企聯合”專業型碩士培養新機制 2011-05-10
- 就業前景不明 專業碩士擴招遇冷 2010-11-26
- 專業碩士再擴招 部分高校爭生源專業碩士免費讀 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