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20年積淀為首都發展奠基
2012-04-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瞄準未來十年
《“科技北京”發展規劃》指出,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步入攻堅階段,北京進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關鍵時期。首都科技發展正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應對未來國際、國內科技競爭態勢,滿足產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效的技術支撐,迫切需要超前謀劃推進首都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繁榮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舉措。”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負責人表示。
正是基于對新形勢與新需求的深刻認識,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開始瞄準未來十年的發展,并開始布局未來十年科研的資助方向。
“未來十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發展將遵循前沿引領、彰顯特色、突出重點、服務發展的基本原則。”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負責人表示。
前沿引領,是要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大力推動學科交叉和融合,前瞻部署科學前沿,帶動首都基礎研究的原始創新,強化北京在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地位。
彰顯特色,是要堅持科學基金制,服務和利用好中央在京科技資源,著力促進首都優勢、特色學科發展,推動建立新興交叉學科,將首都豐富的科技資源比較優勢真正轉化為競爭優勢,進一步提升市自然科學基金的品牌、聲譽和影響力。
突出重點,是要堅持有限目標,加強頂層與系統設計,圍繞首都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遴選和部署一批應用基礎研究項目,提升重點領域整體創新能力,并力爭在相關方向有所突破。
服務發展,是要堅持需求導向,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基礎,匯集創新力量,攻克科學難題,為首都可持續發展提供知識基礎、人才儲備和技術源泉。
立足服務首都發展
“到2020年,我們將形成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有影響力的首都特色科學基金制。”
而這一目標又可細化為:“促進北京市基礎研究實力進一步增強,取得一批高水平的基礎研究成果,基金研究成果的價值得以有效利用;優勢與特色學科進一步發展;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創新能力強、特色優勢明顯的基礎研究隊伍基本形成;實質性國際合作研究取得突破;管理科學化和規范化水平顯著提高。”
強調對人才隊伍的支持培養,是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的重要特點。“在未來十年,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基金資助,能夠發現和培養10~15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新團隊,打造1~2個有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負責人表示。
同時,“我們也將新設立3~5個聯合基金,這些基金是與教委等部門聯合資助的,以使基金資助更有針對性”。
此前,北京市科委主任、第五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閆傲霜還表示,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要為北京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基于此,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首先要理清首都優勢、特色學科,找準重點研究的關鍵問題。“要總結分析首都基礎研究資源現狀,找準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與熱點問題,強化重大、重點項目的頂層設計,凝練重點研究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積極發揮戰略導向作用,為首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知識儲備和科技支撐。”
此外,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也強化了要對國家、北京市重點科技計劃的支撐與服務,以加強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儲備。“我們要切實提高基礎研究前瞻部署能力,為北京市重點科技計劃前瞻部署研究方向,形成功能互補的科技計劃體系。同時,積極向國家、北京市推介自然科學基金研究成果,推動基礎知識與新興產業技術鏈的結合,共同促進成果的應用和轉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公開招聘流動編制工作人員的啟事 2020-11-2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成立第九大學部 2020-10-30
-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 2020-09-17
- 令人期待的《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將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 2019-11-29
- 2018北京市“杰青”出爐 資助經費三千萬 2018-11-26
- 北京化工大學楊衛民教授團隊:聚合物熔體微分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可控制備原理與方法研究北京市重點基金項目以優秀成績通過驗收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