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玉:中國大學患了“狂躁病”
2012-05-29 來源:南方都市報
中國大學診斷書
臨床表現:
1、道德滑坡,學術泡沫
2、教育質量下降
3、專業設置跟社會需要錯位
癥狀:大學合并、擴招狂潮,改名、升格、校慶泛濫
診斷:狂躁病
病因:大學的“官本位”
處方:1、去行政化。2、教育部無法給自己開刀,要請第三者。
醫師:朱清時 劉道玉 陳平原
過去的醫學院,兩三個學生就可以解剖一個尸體,F在有嗎?以前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就有很多實驗讓他們做,現在學生多了,實驗室不夠,很多實驗課都取消了。
另一方面,因為大學的“官本位”,學校不以追求學術卓越為目標,老師們忙于找項目、寫論文,教材、課程老化而不愿意更新,學生們沒有學到真本事。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
最傷心的其實是金融系,連師范大學都成立房地產學院,農業大學都成立金融學院……
———北大中文系主任陳平原
5月27日,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和北大中文系主任陳平原三位中國高教領域有名的專家,在深圳特區報名家論壇上就“國民教育與高校改革”一題進行深入探討。
大學教育質量下降“要學到真才實學,就出國”
年屆八旬的劉道玉雖然聽力下降,昨天依然作了慷慨激昂的發言。他說,中國大學“病”了,患了“狂躁病”,其“臨床表現”是:道德滑坡、精神虛脫、學術泡沫。他認為,十多年來中國大學的合并、擴招狂潮,乃至大學改名、升格、校慶泛濫,都是“狂躁病”使然。
有觀眾提及中國大學教育質量下降及“出國熱”的問題。朱清時認為,教學質量下降,一方面是大學經過擴招的“灌水”后,含金量比起二三十年前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因為大學的“官本位”,學校不以追求學術卓越為目標,老師們忙于找項目、寫論文,教材、課程老化而不愿意更新,學生們沒有學到真本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東南大學管英士教授課題組 ACS Nano:橡膠態可拉伸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2025-05-11
- 武漢紡織大學于志財 CEJ:防患未“燃” - 能嗅CO、感高溫雙模式火災預警傳感纖維 2025-05-11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劉道玉專訪:瞎指揮等五大歪風造成中國高校不正,F象 2010-12-07
- 武大前校長劉道玉新書出版 建言中國高教改革 2010-10-27
- 劉道玉專訪:“隱居”武大22年,從未對中國教育置身事外 2010-06-24
- 朱清時:南科大熬過最難的一年 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