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創新團隊開始推薦
2012-06-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為深化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改革,進一步激勵聯合攻關、協同創新,弘揚團結協作精神,發揮科技獎勵在推動科技進步、人才聚集、資源整合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導向作用,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決定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開展創新團隊獎勵試點工作。現將推薦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薦辦法和要求
各推薦單位請于2012年7月6日前按要求組織推薦,每個單位推薦數量不超過2個,超指標推薦的不予受理。創新團隊應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1.創新團隊應是經有關部門確認的且在行業或學科領域內得到公認的優秀研究團隊,團隊的研究方向屬于《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重點領域或國際重大科技前沿熱點問題,學術水平和研究成果國際領先,擁有經授權并有效的發明專利或自主知識產權,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已取得多項惠及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國防建設和基礎研究的重大原創性成果。
2.創新團隊成員必須是中國公民,應有共同研究的科學技術項目,具有合理的年齡與專業結構。原則上團隊成員應在重大科研項目中穩定合作10年以上。
3.創新團隊帶頭人應為被公認的國家級學術帶頭人,或擔任過本創新團隊主要研究領域方面的重大科技項目首席科學家,或重大工程項目核心工程技術專家,具有高深的學術造詣和創新性學術思想,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在科研一線工作。
4.創新團隊應已取得系列自主性、原創性研究成果,且這些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必須是團隊成員。
5.創新團隊人才聚集、資源整合度以及開放度高,隊伍結構合理,組織管理先進,機制運行良好,文化傳承優良,所在單位能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平臺,團隊持續研發能力和儀器設備開放運行為社會服務的能力強,具有能夠長期保持國家科技創新團隊榮譽的能力和條件。
推薦單位應當建立科學合理的推薦遴選機制,選擇推薦本地區、本部門優秀創新團隊。推薦的創新團隊應在本地區、本部門范圍內進行公示并征求意見。
二、推薦書填寫要求
推薦書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的主要依據,各推薦單位應按照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推薦書〉填寫說明》進行填寫。推薦書應當完整、真實、可靠,文字描述要準確、客觀,涉密信息請按國家有關保密規定進行脫密,處理至可以公開后方可填寫。
三、相關材料報送要求
各推薦單位應按規定做好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推薦材料的審核把關工作,并以正式發函的方式(部發文或辦公廳發文)報送推薦材料。推薦材料包括書面推薦書30套(原件1套,復印件29套),推薦函和匯總表一式2份,推薦書電子版(Word和PDF格式)及匯總表電子版1份。
推薦單位對創新團隊的評審專家有回避要求的,應填寫《回避專家申請表》,詳細說明申請回避的理由。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及電話: 李冰 010-68581762
傳 真: 010-68581762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4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信息處(請注明“創新團隊推薦材料”)
郵政編碼:100045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 | 趙東元、吳一弦、朱美芳、楊槐等獲獎 2021-11-03
-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名單 | 王玉忠、張立群、彭慧勝、馮西橋等獲獎 2020-01-10
-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 2018-06-28
- 陜西科技大學“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趙偉教授課題組:聚氨酯/木質素智能復合材料的綠色高效制備 2021-07-05
- 陜西科技大學“生物質化學與材料”院士創新團隊在天然纖維素功能復合材料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2020-03-09
- 華中科技大學“生物材料與再生醫學”交叉學科重點創新團隊招收博士后 2018-10-30
- 教育部將擬推薦申報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的15項項目予以公示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