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發現特殊短肽 可降低癌癥診療毒副作用
2012-10-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溫龍平教授研究組發現一種短肽,能夠調控稀土納米材料所導致的細胞自噬行為,從而大大降低納米材料的毒副作用,并提高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應。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材料》上。
細胞自噬是細胞利用溶酶體降解受損的細胞器、大分子物質和長壽命蛋白質以維護細胞自穩態的關鍵細胞生物學過程,與多種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息息相關。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吸入和以診療為目的進入體內的許多納米顆粒,可引發細胞自噬并促進細胞死亡。這種納米顆粒引發的細胞自噬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正常細胞中會引發毒性,需要加以規避;另一方面,在特定細胞中可用于幫助疾病治療,如增強癌癥的放化療和免疫治療效果,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等)。有效調控納米顆粒引發的自噬效應,對納米材料及納米器件的體內應用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溫龍平小組利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發現了一種短肽RE-1。它能夠與稀土金屬氧化物和稀土上轉換發光納米材料結合,并在其表面形成穩定的肽涂層。通過小 鼠實驗表明,該短肽能夠通過抑制納米顆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以降低細胞自噬水平,從而屏蔽由于細胞自噬而導致的細胞毒性和組織損傷,提高納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另一方面,該短肽與能夠識別腫瘤的短肽RGD組成的復合肽,通過與腫瘤細胞外的整合素相互作用,提高稀土納米材料在腫瘤細胞中的自噬及殺傷效應。因 此,該發現有望同時實現在正常細胞中屏蔽自噬和在腫瘤細胞中提高自噬以增進化療的目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中科大王育才/蔣為團隊 Nat. Biomed. Eng.: 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腫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強納米藥物瘤內遞送 2025-05-03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
- 西南醫大口腔醫院陶剛/黎春暉/蔡蕊團隊:具有ROS觸發藥物釋放特性的可注射水凝膠實現抗菌劑和抗炎納米顆粒協同遞送用于牙周炎治療 2025-04-15
- 華南理工大學王輝團隊 Nano Lett.:淀粉樣變新材料多方面治療阿爾茲海默癥 2024-10-09
- 天津大學潘莉教授團隊/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 Macromolecules:綜合性能優異、高效可調的等規聚丙烯基嵌段共聚物 2024-05-09
- 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在多層次結構纖維素基輻射降溫新材料的制備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4-05-04
- 山東大學 Nat. Mater.:超聲響應壓電納米貼片調控神經干細胞分化治療創傷性腦損傷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