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發新材料 建筑物出現裂痕可自行修復
2012-11-0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材料科學家正在研發新原料,希望有朝一日,飛機及建筑物也能跟人類皮膚一樣,擁有自行修補的能力。這項技術將廣泛運用于筑橋、制造飛機及興建摩天大樓。
報道稱,腳趾骨折,骨頭會慢慢長回來,膝蓋不小心擦傷了,皮膚也會漸漸愈合,但塑料、鋼及混凝土等材料一旦毀損、龜裂或彎曲,不是難以修補,就是根本不可能恢復原狀。但這個情況很快就會改變。材料科學家現在積極探索大自然的再生及修復能力,設法創造出能自行修復的材料。
過去數年間,工程學家使用不同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但伊利諾伊大學工程專家索托司向人類生理學取經,開發出新奇辦法。索托司受到人類皮膚啟發,創造出可以一次又一次自行修復的塑料,為開發出能應對各種環境壓力的材料鋪下道路。
這項科技將能降低昂貴的修繕及檢測費用,但更重要的是,這可能也能幫助防止災難性失誤及致命性后果。索托司表示,材料破損一開始通常都不太引人注目,但大多數的建筑物都是先出現小裂痕,之后慢慢在未經注意的情況下突然倒塌。她說,“開發能自行修復材料的目的是為了設法預防這些事故,不讓這些小裂痕變大。”
索托司已經設計出能連續自行修復50個裂痕的塑料,但要打造出能像人體一樣不斷修復的材料依舊是現階段的最大挑戰之一。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華南理工大學王輝團隊 Nano Lett.:淀粉樣變新材料多方面治療阿爾茲海默癥 2024-10-09
- 天津大學潘莉教授團隊/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 Macromolecules:綜合性能優異、高效可調的等規聚丙烯基嵌段共聚物 2024-05-09
- 浙理工易玲敏教授團隊 CEJ:在多層次結構纖維素基輻射降溫新材料的制備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4-05-04
- 蘇州大學李剛教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Wai Cheong Tam博士 IJBM:牙周組織生物大分子研究進展 2025-05-22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肉 - 食品行業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