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高分子化學家胡亞東:我是音樂愛好者
2004-09-14 來源:新浪網
胡亞東1927年出生在北京一個富裕的家庭中,姐姐胡亞美是著名的小兒白血病專家。2002年的8月胡亞美院士成為走進《世紀之約》的第一位女嘉賓。當時的一段影像資料讓人們記住了這對快樂的姐弟。
作為第一批赴蘇留學生,1951年胡亞東進入列寧格勒化工學院學習,進行高分子課題的研究。四年的留學生涯,他稱之為苦戀情結。
胡亞東:那時候為什么我說是苦戀呢,俄羅斯的這種,整個的這種,它處在北國,有一種特別的風味,冰天雪地,那個小白樺樹一片,那種你從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里就可以聽到那種,俄羅斯的一種憂郁的一種情緒,那么一種情緒,我們在那里,看繪畫也是這樣,那森林里小熊在那里走,白樺樹林,一片柏樹,鄉愁那一種,愛佐瓦科夫斯基畫的海,那一片,他全是畫海,很有名的,所以這些蘇聯的文化藝術,給你的一種,蘇聯的大地的那種歷史的,人文的一種感受是帶有憂郁的味道,憂郁的,不像在意大利開朗的,意大利的南方的這個很熱情的,俄國不是,俄國是很冷的一個地帶,所以他那些個東西就給人的一種東西,給人一種雖然他們生活的很好,但是從文學藝術來,我總覺得俄國的東西帶有一種憂郁的品格。
曾濤:您剛才講的文化,我知道您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超級音樂迷?
胡亞東:音樂,我從中學就喜歡,因為喜歡音樂必然要買點唱片,在國內我在去蘇聯以前,我能夠聽到的也就什么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了,甚至第九交響樂都沒聽全過,貝多芬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樂了,什么一些小曲子,什么圓舞曲,施特勞斯的小的那種東西,小夜曲了什么這些多,那么《創世紀》了什么這個叫《彌賽亞》,這已經把我們非常非常豐富了認為。到蘇聯一看,哎呀,這個音樂原來有那么多,貝多芬不止十首交響樂,還有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還有十六首弦樂四重奏,還有大提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還有各種歌曲,歌劇,哎呀那簡直如入寶山啊,那就驚呆了。
曾濤:那么在蘇聯的那段時間當中呢,我知道您一直一邊留著學一邊買著音樂會的年票,您在那個時候自己有沒有計算過,后來究竟一共聽了多少場音樂會?
胡亞東:這四年我幾乎沒停,把蘇聯那些有名的演奏家的音樂會我大概都聽了,都聽了,一年假如說一個月,一個月是三次的話,一年就三十次吧,四年一百多次,所以那時候確實對音樂來說是豐收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關新聞
- 著名高分子化學家胡亞東逝世 享年91歲 2018-05-03
- 寧波材料所朱錦研究員: 高分子化學家的環保夢 2018-01-22
- 王葆仁:一位不該被忘記的高分子化學家 2017-05-31
- 高分子化學家黃志鏜逝世 享年88歲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