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聚合物分離膜表面工程研究室在J. Phys. Chem.發表2篇論文
2014-03-0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如何有效調控有序多孔膜的結構一直受到高度關注但尚未得到完全解決,其難點之一在于制備小孔徑膜。最近,聚合物分離膜表面工程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系列含親水端基的聚苯乙烯,發現聚合物端基對膜的單/多層結構、孔徑和有序度均具有重要影響。該研究結果為設計用于制備有序納米孔膜的聚合物提供了思路,對理解呼吸圖法的機理也有所助益。該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期刊J. Phys. Chem.
B,第一作者是朱涼偉博士生,目前他已經在Chem. Comm.、Polym. Chem.和J. Phys. Chem.發表4篇文章,有兩篇文章在投稿。
Liang-Wei Zhu, Yang Ou, Ling-Shu Wan,* Zhi-Kang Xu. Polystyrenes with hydrophilic end group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ffects on the self-assembly of breath figure arrays. J. Phys. Chem. B 2014, 118(3): 845-854.
以前期工作中制備的貫通孔結構有序多孔膜為模板,構筑了氧化鋅納米線微陣列圖案,發現微圖案結構對氧化鋅納米線的發光性能具有影響,能顯著增強紫外區的發射。同時,銀納米顆粒和仿生礦物納米顆粒等納米結構的微圖案化研究證實了該方法的通用性,可望提供一種非傳統的微加工手段。該工作和材料系呂建國老師合作完成,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期刊J. Phys. Chem. C,第一作者是歐洋博士生。
Yang Ou, Liang-Wei Zhu, Wen-Da Xiao, Hao-Cheng Yang, Qing-Jun Jiang, Xia Li, Jian-Guo Lu, Ling-Shu Wan,* Zhi-Kang Xu. Nonlithographic fabrication of nanostructured micropatterns via breath figures and solution growth. J. Phys. Chem. C 2014, 118(8): 4403-4409.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上海交大申濤團隊/陳向洋團隊 Angew:光電協同助力聚苯乙烯塑料發散性升級回收 2025-06-15
- 西安交大張志成/龔紅紅團隊 Adv. Sci.:通過π-共軛聚苯乙烯中電子效應協同調控平衡聚合物電介質儲能密度與能量損耗間的矛盾 2025-01-31
- 南工大材料學院 Nano Lett.:基于“蛇皮”生物結構啟發制備HIPS/Gt@Cu合金導熱復合材料,實現導熱系數正溫度依賴性 2025-01-18
- 浙江大學劉昭明研究員團隊 Matter: 無機離子分子交聯劑實現彈性體剛度與韌性的協同提升 2025-06-05
- 浙江大學朱利平教授課題組 Adv. Sci.:巧用“分子支架”策略在聚酰亞胺膜內構筑有機分子快速傳輸通道 2025-06-01
- 浙江大學曲紹興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鹽析與力學訓練下水凝膠的增強/自增強行為與機理研究 202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