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內外環境仍然十分復雜,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一方面,歐債危機持續升級,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將對消費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特別是作為國際市場消費主體的美、歐等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失業率居高不下,預計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仍將疲軟,出口企業面臨的需求不足及競爭加劇壓力將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受貨幣政策緊縮制約投資增長、國際市場低迷加大出口壓力,以及我國主動深化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預計2012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也將有所下調,內需消費增速較上年可能有所減緩。此外,原料價格波動、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上漲、中小企業融資環境尚未得到實質性改善等一系列風險因素也仍然存在。預計2012年我國紡織行業的產銷、效益仍將繼續增長,規模以上企業主要運行指標有望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增速較2011年有所減緩,其中,由于經濟下行條件下終端市場對消費品提價的承受空間有限,預計行業出口與效益增速下降幅度將更為明顯,加工型的中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將更加突出。
最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組織了八個綜合調查組,赴廣東、江蘇、浙江、山東、福建、河南、安徽七省,重點對產業集群和中小微型企業進行調研。經調研匯總顯示,今年行業的開局基本平穩,但同時影響行業安全的隱患也比較明顯,在成本因素增長較快的同時,影響行業公平競爭的包括棉花流通體制以及大量中小微型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已經影響到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因此,紡織聯合會也將集中精力采取可行途徑反映政策訴求,也希望在座的企業家能夠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為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爭取一個好的外部環境。
然而,從調研中也看到了各級政府和企業的總體狀態良好,面對困難和問題采取了一系列對應措施,對于行業的未來發展我們還是要充滿信心。從發展趨勢來看,紡織品服裝作為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會出現大幅度的萎縮,特別是我國內需市場基本面并沒有發生變化,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仍將保持不低于經濟增長的速度,各種改善民生和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也將繼續落實,隨著通貨膨脹壓力逐步得到緩解,紡織品服裝的內需增長盡管存在抑制因素,但仍有條件穩步擴大,并繼續對紡織行業發揮支撐作用。國際市場競爭雖然更趨激烈,但我國紡織工業具備由成熟、完整產業體系形成的集成競爭優勢,仍有較為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與此同時,趨緊的外部環境將形成市場倒逼機制,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促進企業加快調整提升和加強企業管理的任務將更加緊迫,長遠考慮也是企業必須做好的要務。
三、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是紡織行業實施強國戰略最為基礎和緊迫的任務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尤其進入21世紀的前十年,紡織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步深入、市場競爭壓力日益加劇的大環境下,紡織企業的管理工作有了重大轉變,在一些方面還有所突破。去年,我在總結全國紡織行業管理創新成果的經驗和做法時,結合6家獲獎企業典型案例,主要歸納了五個方面:
一是經營管理的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相當部分的企業牢固樹立了市場、效益、成本、質量、品牌、營銷、節能減排、以人為本等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理念和社會責任意識。常州旭榮集團就是從自身定位出發,從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變,銷售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產品背后蘊含的價值。這些價值在今天的紡織界代表了流行、功能、美觀、誠信,在客戶之間建立雙贏的合作模式。
二是極大的豐富和拓展了企業管理的領域。從紡織管理創新成果中可以看到,戰略管控、流程再造、供應鏈管理、產業聯盟等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組織,進入企業管理的視野和范疇。無錫一棉在普通棉紡設備上,通過流程再造、工作法創新,在不增加勞動強度前提下,實現萬錠用工25人以下,以軟實力、巧戰略破解行業困境。吉林化纖創立的竹纖維聯盟,發揮聯盟內企業比較優勢,以市場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創新運行機制和模式,整合上下游資源,為紡織企業產業鏈上下游聯合提供了借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