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改革、戰略,這是老師們對鄭強校長的認識。
親民、敢言、務實,這是同學們對校長“強哥”的印象。
從浙大到貴州大學擔任校長,鄭強依舊是那個網紅教授。這個學生喜愛的“貴大校長”,更加成為各界關注的“超級”IP。鄭強在貴大工作的四年半里,許許多多“零的突破、量的積累、質的提升”被不斷刷新。新學期伊始,記者走進多彩貴州采訪,探尋貴州大學這些年來的新變化。
窮省辦大教育,貴大新校區二期拔地而起
40多億投入,學校基礎設施得以改善
來到貴州大學的頭兩個月,鄭強的主要工作就是調研。每走一個地方,鄭強總是嘆氣。
不久之后,鄭強牽頭制定的《貴州大學加快建設有特色領軍型高水平大學行動計劃(2012—2020年)》,通過貴州大學黨委常委會成為全校意志。鄭強要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加速新校區二期擴建工程。
貴州省地處我國的西南腹地,一直以來地區生產總值排名相對靠后,脫貧攻堅任務很大。而二期建設,需要大量資金,鄭強也只好硬著頭皮上。一次省里召開的會議結束,他跟上了省委書記的車,把計劃書遞了上去。不久之后,方案得到批準,貴大新校區二期迅速啟動,并獲得了40個億的專項建設資金。貴州省副省長陳鳴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窮省辦教育很困難,但不辦教育難上加難。
二期建設拆遷難度大、施工周期短,各種困難接踵而至。自認為是基建“門外漢”的鄭強幾乎每周都要到工地上去看看,從景觀帶的布局設計到樓宇命名的意見征求,都凝聚著他的心血。
“二期建設是鄭校長嘔心瀝血的一個作品。”總規劃師龔鑘說,對校區的規劃定調、文化堅守,鄭強毫不含糊,厚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貴州地方特色元素被植入。貴大中國文化書院常務副院長張清在介紹校園內一處侗寨鼓樓時說:“校園景觀設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貫穿其中。”
2016年底,一座總面積2033畝、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充滿新古典主義又融合人文精神、傳統文化和自然情懷的貴州大學花溪校園二期擴建主體建筑拔地而起。有的老師說,看了新校區的建設發展,感受到了“大氣、震撼和美”。
南校區運動場改造,北校區師生活動廣場改造,校區間擺渡車、通勤車添置,校園基礎設施在不斷優化。鄭強到校后的四年半時間里,教職工工資收入平均增長75%以上,新建教職工住房3600套。應該說,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令貴大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貴大副校長李軍旗說:“在師生眼里,鄭強校長是一位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實事、能干成事的校長!”
孔雀西南飛,機會在西部
博士學歷占比達33%,自然基金項目首次突破100項
有了大樓,大學更需要集聚大師。
諸如長江學者這類高端學術人才,在東部高校可能稀松平常,但是在貴州大學卻不常見。四年半的努力,貴州大學高端人才不斷增加。
1988年出生的邵嬌婧,現在是貴大材料與冶金學院的一名正教授。2014年從美國西北大學聯合培養回國后,她也曾為留在天津還是回貴州工作猶豫不定,一邊是大城市的高水平科研平臺,一邊是“父母在不遠游”的故鄉。這時,邵嬌婧意外地接到鄭強的電話。
“我當時接到電話很緊張,而那頭鄭校長向我介紹了到貴州大學的發展機會。”也就是這十來分鐘的溝通,邵嬌婧選擇的天平已經傾斜。“貴大給了我一個不浮躁的平臺,我可以安心從事自己喜歡的石墨烯研究。”邵嬌婧說,一年后的2015年,她通過努力申請到了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沖著鄭強,沖著貴州大學的科研平臺,加盟貴州大學的教師越來越多。“票子面子是吸引孔雀西南飛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科研平臺這個‘里子’。”貴州大學校長助理、科研院常務副院長許厚強說,對于已有的師資存量,貴州大學鼓勵老師們讀博深造。
“每年引進100名博士師資”,這是鄭強定下的目標。數據顯示,該校從原有博士畢業師資比例不到17%,短短四年半的時間,已達到33%,遠高于西部高校10%的平均水平,居貴州高校首位。
另一個起著重大變化的數據,就是貴州大學這些年獲得支持的科研項目數量。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這一項目,過去貴州大學維持在每年50多項。“2012年,鄭校長提出要敢于做破一百大關的夢。”許厚強說,“2016年,我們貴大有104項立項,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實現了。”
夢的實現,當然不是說說想想,鄭強著力要改變貴大教師“等靠要”的思想,通過積極爭取經費支持科學研究。人的思想的改變并非易事,有的教師甚至在學生面前,毫不客氣地表達對他的不滿。
“鄭校長是一個堅持按原則辦事的人。”貴大審計處處長方韌說。在鄭強的倡導下,學校很快出臺一緊一寬的政策組合拳。緊的是申請副高條件提高,必須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寬的則是出臺激勵機制,釋放政策紅利,開展積分制提高獎勵。制度建設上持續突破,讓教師們自我造血、自我提升成為可能。
貴州大學姓貴州
服務兩大戰略,聚焦五大產業,瞄準五大名片
如何辦好貴州大學?這個問題的回答,幾乎占據著鄭強全部的時間。貴州大學主動出擊,提出要差異化辦學,解決貴州的具體問題。
近年來,貴大開辦了大數據學院、茶學院、醫學院、旅游學院、白酒研究院等一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學院,培養沖出經濟洼地的專門人才。
一篇篇論文正在貴州土地上寫就,星星之火逐漸燎原。
2014年,貴州大學成立了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以大數據作為學院的設置方式,貴州大學是首家。“大數據是一個新興學科,鄭校長剛開始對這個領域并不熟知,但他通過學習,不斷研判發展趨勢。”該校大數據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魏琴說。
響應并落實貴州省委省政府大健康戰略,鄭強提出建設貴大醫學院。
這之前,貴州大學沒有相關學科,一切從零開始,難度可想而知。而現在的醫學院黨委書記陳莉瓊之前在研工部工作,她的調動,鄭強可謂是“四顧茅廬”,前三次她說什么都不愿意趟醫學院籌建這趟渾水。等到了第四次陳莉瓊不再推辭:“都趕上劉備請諸葛亮了,我被他對干部的愛惜所感動,更為他要建設好貴州大學醫學院的魄力所震撼。”
截至目前,貴州大學醫學院已經具備招生資格,相關學科相繼整合,經費也已籌措到位。在聚焦產業發展和醫療服務的同時,貴州大學還與省內市州本科院校開展“9+1”合作辦學。在貴大的幫扶下,已在人才培養質量、科研服務能力等方面,產生“9+1﹥10”的集群聚合效應。
中西部貧困地區孩子的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
中西部14所高校建立聯盟,被推舉為秘書長
鄭強的每一次媒體發聲,都會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到貴州大學工作后,每年“兩會”時間,“網紅”校長鄭強對中西部教育思考更是占據公眾的視野。這一點,該校宣傳部部長楊楠體會尤為深刻,如今越來越多的媒體記者跑到貴大,想要采訪鄭強對于教育問題的看法。人民網發布的《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排行榜》中綜合指標,2016年貴大位居第19位。
采訪中,貴州大學校長助理、學校辦公室主任張大林告訴記者,鄭校長在貴州大學工作的四年半,把整顆心都給了西部。
教育部、財政部出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省份,專項支持一所本區域內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全面提升綜合實力。隨后這十四所高校形成聯盟,鄭強被推舉為秘書長。有人擔憂“棒打出頭鳥”,而鄭強則希望以自己的社會影響力為中西部高校吶喊。陳鳴明副省長認為,“鄭強校長功不可沒,從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有媒體指出,中西部高校聯盟的成立,將形成中國高校教育的新格局。
參加協作聯盟的高校,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具體合作,共同探索中國特色現代大學辦學理念、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推動協作聯盟各高校之間管理制度創新和經驗交流。
鄭強用一切機會為貴州大學以及中西部高等院校奔走疾呼,該校黨委副書記楊未認為,這是一種完全“忘我”的責任擔當。
對貴大留下了深深的眷戀
基本每天工作到凌晨2點,辦公室堆了一大箱子藥
2017年1月,浙江大學對外發布鄭強返校工作的消息,一時間許多貴大師生很難接受。“鄭校長的離任是我們貴大的極大損失。”“貴州人民永遠會記得一個叫鄭強的浙大人。”“強哥在貴大砥礪奮進的新長征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這些情真意切的留言與評論,足以說明貴大師生對他的喜愛。
“我來貴州大學工作就是循著竺可楨老校長的腳步來報恩的,要知道浙江大學‘東方劍橋’的贊譽是在貴州形成的。而我回到浙大工作是為了吸引更多東部的師生到祖國的西部建功立業。”鄭強在接受采訪時說,“只有在貴州大學發展的好時期‘交接棒’,才是我對貴大和貴州人民的負責任。”
陳鳴明副省長表示,鄭強在貴大的實踐,發出了社會主義制度辦大學的“好聲音”。貴州大學黨委書記陳堅在接受采訪時說,鄭強校長到貴大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他把愛都傾注給了學生,深受學生喜愛。
在學校,鄭強的作息時間很規律,一般凌晨2點睡,早晨8點就到了辦公室。記者看到,一盒又一盒的藥物占據了他的辦公桌,在這里工作的四年半,有老師在采訪中說,“他太累了,為了貴大頭發都白了。”
有一次項目申報答辯,前一天鄭強還在通宵改PPT,凌晨五點召集其他組的負責人交流各自的答辯稿,以期讓貴大能夠贏得更多主動權。“鄭校長對工作精益求精的態度讓老師們倍感工作壓力,但是努力之后獲得成功大家都很開心。”該校美術學院院長耿翊說。
一些老師們說,鄭強的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釋放出個性和情感力量。面對努力后貴州大學取得的成功,鄭強總是“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
面對在貴州大學工作的四年半,鄭強在接受采訪時謙虛地說,自己在事業上取得的成績,歸功于偉大中國復興好時代,歸功于貴州發展的好機遇,歸功于貴州大學發展的好時候,歸功于浙大黨委長期的培養。
- 鄭強教授、太原理工大學何宏偉副教授 POC:具有良好界面模量梯度的環保型纖維浸漬涂層實現高效橡膠粘附性能 2024-02-24
- 浙大鄭強、吳子良/南科大洪偉 Nat. Commun.:自發持續運動的水凝膠拓撲機器人 2024-01-07
- 太原理工鄭強/葉亞楠/朱鳳博團隊 Macromolecules:共離子特異性效應介導的聚電解質水凝膠中的相分離及其強韌化 2023-07-22
- 貴州大學謝海波/猶陽團隊 Macromolecules:基于木質素基咪唑固化劑的高性能環氧膠黏劑 2024-12-11
- 貴州大學謝海波教授/張麗華副教授 CEJ:多功能殼聚糖基聚離子液體雙網絡水凝膠電解質用于超級電容器和應變傳感器 2024-08-30
- 貴州大學趙江 AFM:超長熱激活延遲熒光加有機磷光型顏色可調和高溫型有機長余輝 2024-04-10
- 浙江大學 Angew:一種傳統聚烯烴材料降解與回收利用的新策略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