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楊武利教授課題組提出了利用光熱效應釋放一氧化氮(NO)氣體分子用于耐藥型腫瘤治療的新策略。通過將具有良好光熱效果的納米載體和熱敏感的NO供體結合,構建了一種新型NO納米發生器,實現了近紅外光照射下精準可控的NO釋放,再結合靶向分子,該納米平臺可有效靶向腫瘤部位同時逆轉腫瘤的多藥耐藥性,從而增強化療效果,為耐藥型腫瘤的治療提供了新途徑,對NO相關的疾病治療也具有重要意義。該工作最近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一氧化氮(NO)是人體內重要的氣體信號分子,它在血管平滑肌舒張,血小板黏附,炎癥和免疫反應,神經傳遞等多種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利用NO這類氣體分子治療相關疾病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手段,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如何實現NO分子在體內的運輸以及準確的控制釋放仍然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楊武利教授團隊構建了獨特的近紅外光響應的NO納米發生器。利用光熱試劑和熱敏感NO供體結合,在808 nm的近紅外光照射下,該納米平臺可以將光能有效轉化為熱能,從而促進熱敏感的供體釋放NO(圖 1)。
圖1. NO納米發生器的構建示意圖
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 NO的釋放過程對近紅外光具有良好的響應,在體外表現出明顯的off/on行為,并利用激光共聚焦進一步在細胞水平上驗證了NO響應釋放的能力(圖2);之后他們將該NO釋放平臺用于耐藥型癌癥的治療。細胞實驗結果表明產生的NO分子能夠抑制耐藥型癌細胞的P型糖蛋白表達,從而有效提高細胞內化療藥物的富集,增強殺傷效果;在耐藥型腫瘤模型的裸鼠實驗中,這一結果被再次證實,實驗組的腫瘤生長得到了有效控制。這種近紅外光響應釋放NO的納米平臺對于耐藥型腫瘤和其它NO相關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圖2. NO的釋放檢測: (a) 近紅外光照射下(808 nm, 0.3 W·cm-2, 5 min), NO釋放的off/on行為;(b) 利用熒光探針DAFDA檢測細胞內NO產生的激光共聚焦圖像。
文章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606398/full
- 中科大王育才/蔣為團隊 Nat. Biomed. Eng.: 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腫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強納米藥物瘤內遞送 2025-05-03
- 南京大學張曄課題組 Sci. China Mater.:高吸附電化學纖維傳感器用于實時、準確檢測顱內一氧化氮 2024-02-05
- 浙江大學計劍、王幽香團隊 ACS Nano:通過級聯觸發一氧化氮釋放和類芬頓反應實現增強的經皮化學動力學療法 2023-08-27
- 東華大學郭睿教授/史向陽教授課題組《ACS AMI》:樹枝大分子包裹銅鉑雙金屬納米酶用于腫瘤微環境調控光熱/催化療法 2025-06-19
- 港中大(深圳)趙征 / 唐本忠團隊 ACS Nano :多功能AIE納米馬達突破腫瘤屏障 - 實現精準光診療 2025-05-29
- 山東大學欒玉霞教授團隊 Nat. Nanotech.:發現解決CAR-T細胞療法實體瘤療效受限的有效方法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