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以多巴胺的氧化自聚為代表的仿生貽貝化學為材料表界面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被廣泛地研究用于能源、環境和生物等諸多領域相關材料的表界面改性和功能化。但研究者對聚多巴胺的聚合、沉積機理以及粘附行為缺乏系統和科學的認知,從而也限制了仿生貽貝化學的進一步發展。
基于課題組前期工作,浙江大學徐志康教授課題組博士生張超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教授課題組龔露合作,利用AFM膠體探針技術研究了聚多巴胺涂層與不同親疏水表面的粘附力大小,并通過熱力學計算對相互作用能進行分析,進而比較清楚地揭示了聚多巴胺在不同親疏水表面的沉積機理。相關論文“Deposition and Adhesion of Polydopamine on the Surfaces of Varying Wettability” 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7.5045)錄用發表。
圖1. AFM測定聚多巴胺在不同浸潤性表面的粘附力
論文鏈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7b09774
博士生張超進一步對多巴胺聚合機理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利用多巴胺聚合過程中產生的半醌自由基引發水溶性丙烯酸酯類單體的自由基聚合,同時在聚多巴胺的協助下所生成的聚合產物可以沉積在基材表面,可以實現一步法制備抗污染和抗菌涂層,這種簡單的功能涂層構建策略為仿生貽貝化學注入了新活力。相關論文“Dopamine-Triggered One-Step Polymerization and Codeposition of Acrylate Monomers for Functional Coatings”也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IF=7.5045)錄用發表。
圖2. 多巴胺觸發的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與共沉積
- 浙江大學徐志康/張超團隊、呂朝鋒團隊 Adv. Mater.:超重力場作用下的異質取向納米復合水凝膠-“以少勝多”的電磁屏蔽性能 2024-04-19
- 浙江大學徐志康/張超/楊皓程團隊 Prog. Polym. Sci.:界面聚合可控性的熱力學與動力學思考 2024-04-13
- 浙大徐志康/張超/楊皓程團隊 Nat. Commun.: 離子液體介導界面聚合連續調控聚酰胺納濾膜的表面荷電性 2024-03-18
- 四川大學李繼遙/梁坤能/楊佼佼 CEJ:貽貝啟迪的濕粘附長效抗菌水凝膠用于牙周炎的治療 2025-03-12
- 安徽理工大學張曉勇團隊 JMCA:原位動態相互作用的仿貽貝堅韌自粘水凝膠用于開發智能傳感器件 2025-01-11
- 同濟大學鄭威、南昆大宋平安 Adv. Mater. :由貽貝啟發、自愈合、高效的全聚合物防火涂料 2024-09-02
- 南科大劉吉/哈工深何思斯《Small》:利用仿生界面礦化實現強水凝膠粘附 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