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封堵裝置是治療結構性心臟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大多數商用封堵裝置均由不可降解的鎳鈦合金制成,易導致金屬離子過敏、腐蝕、糜爛等并發癥。因此研發出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且展開可控的心臟封堵器是目前亟需解決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課題組將可編程的形狀記憶聚合物與3D打印技術相結合,設計并制備了可個性化定制、可生物降解及遠程驅動控制的形狀記憶聚合物封堵器,有望成為金屬封堵器的潛在替代裝置。該研究成果以題為“4D-Printed Biodegradable and Remotely Controllable Shape Memory Occlusion Devices”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圖1 (a)ASD及封堵器植入過程示意圖;(b)封堵器設計圖;(c)4D打印形狀記憶封堵器
該團隊以房間隔缺損(ASD)封堵器為例,設計了可編程的形狀記憶ASD封堵器。封堵器包含框架式支撐結構和阻流膜,引入磁性納米顆粒實現結構的遠程可控展開;優化設計框架幾何參數以實現結構的高收納比和優良的力學性能;通過模擬人體載荷工況,評估了封堵器的承載能力;體外細胞培養及體內植入實驗表明封堵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利于細胞粘附及新生組織向封堵器內生長,有助于快速內皮化;H&E染色結果顯示植入兩周后可見降解顆粒(圖2),驗證了封堵器的可降解性;可行性驗證表明封堵器可快速、完全的實現編程回復及封堵過程(圖3)。
圖2 封堵器植入過程;(b)植入后封堵器及周圍粘附組織;(c)植入后不同時間封堵器周圍組織H&E染色圖
圖3 4D打印形狀記憶聚合物封堵器(a)在外加磁場下的編程回復;(b)功能驗證
該工作以ASD封堵器為例,其他類型的封堵裝置也可以類似的方式設計和制造。綜上,4D打印形狀記憶聚合物封堵器有望成為金屬封堵器的替代品,該項工作為其進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生林程,共同通訊作者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和劉立武教授。此項研究得到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富路老師、李元十老師及博士生呂金鑫的大力支持。同時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資金的資助。
冷勁松教授團隊長期從事形狀記憶聚合物(Mat Sci Eng C-Mater 2019, 97, 864;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2018. 48(08): 第811-826頁)及4D打印主動可控智能器件的生物應用(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2019. 49(01): 第13-25頁;中國科學:技術科學, 2018. 48(01): 第2-16頁),包括4D打印組織骨支架、氣管支架材料(Composites Part A 2019, 125, 105571;Acs Appl Mater Inter 2016, 9, 876)、結構設計及力學分析(Compos Sci Technol 2019, 107866),以及功能化(Carbon 2019, 155, 77,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24523)。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06569
- 鄭大付鵬教授、張袁鋮副教授/新國大何超斌教授 Adv. Sci.:動態鍵增強聚酰胺彈性體的4D打印 - 助力高性能生物醫學矯形 2025-06-10
- 華東理工馬驤教授團隊 Nat. Commun.:光固化及4D打印過程室溫磷光可視化 2025-05-08
- 港科大(廣州)岳亮課題組誠招博士生 - 高分子、力學、材料、機械、物理(2025年秋季、2026年春季入學) 2025-03-08
- 南京醫科大學胡本慧團隊 Adv. Sci.:體驅緩塑 - 低電壓刺激延緩心臟重構進程的外周神經電極 2024-12-17
- 蘭州化物所王齊華團隊 Small:探索4D打印形狀記憶聚合物的自適應性 2024-09-13
- 山東大學王旭教授 Adv. Sci.:受含羞草啟發具有高能量密度與可多重回收的體溫響應性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 2024-08-18
- 四川大學王云兵教授團隊《Adv. Mater.》: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療的創新生物材料和器械 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