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動態適應性行為,例如含羞草的葉子在被觸碰后會快速收縮,受此類現象啟發,科學家開發出一系列可模擬自然界生物的響應行為的形狀記憶聚合物 (SMP)。這些聚合物能夠進行類似生命體的運動,包括擴張、收縮和彎曲,以及更復雜的動作,因此有望被應用于生物醫學、智能運動和貨物處理等眾多領域。根據刺激源的不同,SMP可被分類為溫度響應型、電響應型和光響應型等等。其中,溫度響應型 SMP 因其出色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易于控制而尤為引人注目。SMP 的觸發溫度和能量密度對于其在生物醫學和智能傳感中的實際應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過低的觸發溫度會使得SMP很難在室溫下保持其預設形狀。過高的觸發溫度則會限制SMP在人體中的應用,因為高于 50°C 的溫度會導致不可逆的組織損傷。因此,開發在理想觸發溫度下運行并保持高能量密度的熱響應 SMP 至關重要。據此,山東大學王旭教授課題組在Advanced Science上以研究論文的形式發表了題為“Mimosa-Inspired Body Temperature-Respons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Networks: High Energy Densities and Multi-Recyclability”的研究成果。
圖4. (a) 樣品在不同溫度下的應力松弛曲線。(b) 通過阿倫尼烏斯方程確定樣品的活化能。(c)樣品修復前后的數碼照片。 (d) 切斷后的樣品焊接過程示意圖。(e) 焊接后的樣品提升 500 克物體的數碼照片。 (f) 完整樣品和焊接后的樣品應力-應變曲線。(g) 熱壓的熱壓回收過程。 (h) 樣品經過三次熱壓循環后的 FTIR 光譜和(i)應力-應變曲線。
論文鏈接:
“Mimosa-Inspired Body Temperature-Responsive Shape Memory Polymer Networks: High Energy Densities and Multi-Recyclability”
http://doi.org/10.1002/advs.202407596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新疆大學朱若斐課題組 AFMs:師法自然 - 受蓮花多重仿生策略啟發的強氫鍵網絡纖維素水凝膠用于太陽能界面蒸發 2025-04-24
- 嶺南師范學院陳耀光、中山大學章自壽團隊 CEJ:多功能自由基聚合物粘結劑構筑高功率高能量密度有機/無機雜化電極 2024-01-26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團隊 CEJ:在聚合物電介質中操縱氟效應誘導偶極和控制偶極相互作用實現高能量密度和充放電效率 2023-10-23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團隊Mater. Horiz.:通過界面工程設計電荷陷阱實現高溫下聚芳醚酮基復合材料的超高能量密度和充放電效率 2023-10-17
- 南京醫科大學胡本慧團隊 Adv. Sci.:體驅緩塑 - 低電壓刺激延緩心臟重構進程的外周神經電極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