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余彥教授團隊、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姚霞銀研究員團隊合作,構筑了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和正極材料的一體化集成系統,有效降低了固固界面阻抗,顯著提高了電子、離子和電荷的傳輸效率,研制出高比能、柔性的全固態鈉電池。
鈉資源豐富、成本低,所以鈉離子電池被認為是大規模儲能的理想器件。傳統的鈉離子電池多采用液態電解質,容易出現漏液、燃燒等問題,而使用固態鈉離子電解質取代易燃的有機液態電解液,可有效提高電池的安全性。但是,固態鈉電池的發展也存在著問題:(1)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低;(2)固態電解質與電極間的界面接觸差;(3)電極材料在脫嵌鈉離子過程中的體積變化大,導致固態電池的內阻大、容量低、壽命短。因此,急需發展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法來克服固態鈉離子電池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滿足商業化應用的需求。
柔性全固態鈉電池示意圖和循環穩定性
該團隊一方面設計并發展了光固化聚合法,制備出一種新型聚合物固態電解質,所得電解質在室溫下的離子電導率高達 10-4 S/cm,且具有極好的柔韌性;另一方面利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薄層碳(5 nm)修飾的磷酸釩鈉正極材料,提高了材料的電子、離子和電荷的傳輸效率。在此基礎上,該團隊構筑了聚合物電解質/電極材料一體化的集成系統,有效加強了固固界面接觸,降低了電池界面阻抗,研制出高比能、長壽命的柔性固態鈉電池。該電池可以在0.5 C倍率下穩定循環740次,且每次的容量衰減率僅為0.007%。該電池擱置3個月后,容量保留率仍高達95%,表明自放電率極低。軟包鈉電池在平鋪和彎折狀態下循環535次后,仍可提供高達355 Wh/kg的能量密度。該工作的設計策略為高比能柔性全固態鈉電池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新方向。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上述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合作基金項目等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enm.201903698
- 常州大學王建浩教授團隊《Acta Biomater.》:藥物儲庫型聚合物納米膠束用于腫瘤長效治療的研究成果 2025-07-08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楊龍研究員團隊 Nat. Commun.:碳化聚合物點誘導結晶域集成取向調控構建強健和堅韌水凝膠 2025-07-07
- 北化曹鵬飛/李崚灣、天大陳宇 Adv. Mater.: PFAS聚合物選擇性閉環回收 2025-07-06
- 浙理工胡毅教授 ESM:由廢棄腈氯綸纖維制備的復合固態電解質 - 具有多個Li+傳輸通道,增強了鋰金屬電池的界面穩定性 2025-05-14
- 武漢理工徐林教授/新國大 Chaobin He 教授 JACS:側鏈錨定提升聚碳酸酯基固態電解質穩定性 2025-05-05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陳思翀教授/吳剛教授 Adv. Sci.:多尺度耦合復合準固態電解質助力火安全長壽命鋰金屬電池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