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響應材料在軟體機器人、柔性電子、航空航天、生物醫用等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而特定的3D形狀對其功能的實現至關重要。在響應材料中引入空間非均質性可以調控材料各個區域的變形性能,從而得到復雜形狀。這些非均質性包括水凝膠的交聯密度、復合材料的組分分布以及液晶彈性體的取向等等。但通常這些空間非均質性的分布都是在材料的合成和制造過程中引入的,后續無法再編程改變。形狀記憶聚合物(SMP)是一類可以靈活編程的變形材料,但大多數研究都聚焦在其臨時形狀的多樣性,關于影響其功能的永久形狀的制造方法卻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傳統的模具法脫模困難并且受限于模具的形狀;3D打印由于層層打印的本質限制了打印速度;熱適性SMP雖然可以通過動態鍵交換實現固態塑性,但其依賴于外力來塑造永久形狀。因此,關于制備聚合物永久形狀的新方法非常值得探索。
近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謝濤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在熱塑性形狀記憶聚合物中通過數字化編程結晶圖案實現4D變形的方法。4D即在3D的基礎上增加了隨時間變形的第四維度。
用激光打印機在無定形PLLA薄膜上打印任意灰度圖案,光照條件下由于圖案油墨的光熱效應可以實現對溫度場的數字化控制。無定形PLLA在不同的溫度下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冷結晶,因此可實現對結晶度的區域化編程,引入結晶非均質性,從而得到結晶圖案(圖1)。
圖1. 光控結晶圖案的原理和過程
選用的PLLA由于較強的物理交聯作用具有良好的形狀記憶性能,但預拉伸的PLLA發生冷結晶后會對形狀回復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發生冷結晶程度越大,形狀回復率越小。因此,灰度圖案定義了溫度圖案,溫度圖案又決定了結晶圖案,結晶圖案又最終影響形狀回復性能(圖2)。
圖2.灰度對形狀回復性能的影響
通過設計不同的灰度圖案并且結合激光切割可以得到復雜的永久形狀。這種方法利用可重加工的熱塑性SMP體系,并且空間非均質性的編程依賴于物理相變(結晶)而不是化學變化,這使得材料可以重復使用并重新編程(圖3)。此外,所有單個步驟包括拉伸,打印,激光切割和曝光等均易于規模化和自動化,并且不涉及任何液體,為制造具有復雜永久形狀的智能設備提供了一種靈活和可持續的手段。
圖3. 仿生4D變形結構(彩色來源于不同顏色的LED光源)
該成果以“Light-Coded Digital Crystallinity Patterns Toward Bioinspired 4D Transformation of Shape-Memory Polymer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其中,博士生彭文俊和博士后張國高為共同第一作者,謝濤教授和劉劍主任醫師為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000522
- 四川大學朱劍波教授團隊 JACS:超強超韌熱塑性彈性體設計與合成 2025-02-26
- 青科大沈勇/李志波團隊 AFM:生物基β-甲基-δ-戊內酯與δ-戊內酯順序開環共聚制備高韌性、可閉環回收的熱塑性彈性體 2025-02-13
- 吉大孫俊奇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基于“剛柔相濟”微相分離結構設計制備兼具耐低溫與耐高溫性能的高強度熱塑性彈性體 2025-01-22
- 南京醫科大學胡本慧團隊 Adv. Sci.:體驅緩塑 - 低電壓刺激延緩心臟重構進程的外周神經電極 2024-12-17
- 蘭州化物所王齊華團隊 Small:探索4D打印形狀記憶聚合物的自適應性 2024-09-13
- 山東大學王旭教授 Adv. Sci.:受含羞草啟發具有高能量密度與可多重回收的體溫響應性形狀記憶聚合物網絡 2024-08-18
- 臨沂大學李興建《ACS APM》:妙“剪”生花剪紙藝術構建4D變形醫療器件 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