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Engineered Science旗下《Engineered Science》期刊在線發表了德州農工大學 (Texas A&M University)機械工程系李穎教授的最新論文“Superhydrophobic Electrospun PVDF Membranes with Silanization and Fluorosilanization Co-Functionalized CNTs for Improved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文章號:Eng. Sci., 2020, 9, 35-43),研究詳細闡述了硅烷化和氟硅烷化共官能化CNT的超疏水靜電紡PVDF膜的制備并應用于直接接觸膜蒸餾。(DOI: 10.30919/es8d905)。
清潔水的短缺是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的全球性問題之一,并且由于人口增長,工業發展和氣候變化,這一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該問題,已經開發了許多高級技術,例如反滲透(RO)和納米過濾,但是這些技術仍然耗能且昂貴,阻礙了大規模應用。直接接觸式膜蒸餾(DCMD)是一種熱驅動技術,利用溫度差在熱進料側和冷蒸餾側之間通過疏水膜產生蒸汽壓,因此,水蒸氣從熱側通過膜輸送并通過在冷側冷凝,而鹽和污染物留在熱側,如圖1。由于進料側的工作溫度可能在30oC至90oC的范圍內,低于水的沸點,因此該技術可以利用工業廢熱,太陽能和一些可再生能源來加熱進料側,從而達到節能和經濟友好的效果。
圖1 DCMD設置的示意圖
直接接觸膜蒸餾(DCMD)是一種有前途的水凈化方法,制造具有高孔隙率,均勻孔徑分布和高表面疏水性的膜對提高該方法的效率至關重要。這項研究將具有兩個表面功能化即硅烷化和氟硅烷化的碳納米管(CNT)與聚偏二氟乙烯(PVDF)混合,以制備用于DCMD的電紡復合納米纖維膜。
圖2 膜的排鹽效率
該文研究了碳納米管表面功能化對碳納米管分散性和膜孔徑,孔隙率,疏水性和DCMD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碳納米管改善了膜的疏水性,碳納米管的表面功能化進一步改善了這種性能。發現在測試的膜中,具有共官能化CNT的膜達到最高的餾出液通量(?45 Lm-2 h-1)和脫鹽率(?99.99%),如圖2。
圖3 水滴在不同膜上的接觸角
該通量分別比具有未官能化的CNT和不具有CNT的膜上的通量高14%和46%。表征表明,優異的性能歸因于共官能化改善了CNT的分散性,高孔隙率(?85.5%),較大的平均孔徑(?0.89 μm)和膜的表面超疏水性(接觸角?153o),如圖3 。這項工作表明,CNT的共官能化是在DCMD應用中提高PVDF膜性能的巨大潛力的途徑。
圖4電紡PVDF膜中功能化CNT改善DCMD性能的可能機理示意圖
圖4說明了電紡PVDF膜中功能化CNT改善DCMD性能的可能機理。首先,據報道,CNT具有非常高的快速吸附和解吸能力,提供了水蒸汽擴散途徑,從而可以通過膜,從而從中受益。蒸氣運輸。其次,表面氟硅烷化可以降低碳納米管之間的表面能和范德華力,這將有助于改善碳納米管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性,并充分利用官能化的碳納米管。第三,氟硅烷化官能化碳納米管具有很高的疏水性,它們可以通過在納米纖維表面形成突起來增加納米纖維的表面粗糙度。第四,通過結合表面硅烷化和氟硅烷化,將具有不同鏈長的兩個表面基團引入CNT表面,如圖4所示。這兩個不同長度的鏈進一步增加了CNT和納米纖維的表面粗糙度以改善疏水性。結果,這些共官能化的CNT改善了膜的疏水性和抗濕性,從而幫助超疏水性孔壁排斥水蒸氣分子,從而減輕了孔壁與水蒸氣分子之間的摩擦,從而促進了水蒸氣的運輸。
德州農工大學機械工程系李穎教授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Gao Chongjie, Deng Wei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該論文得到德克薩斯州A&M能源研究所和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材料表征中心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www.espublisher.com/journals/articledetails/208/
- 國科大郭存悅/深大陳光明、杜春雨 CEJ:有機碳化修飾碳納米管及其高溫穩定熱電性能 2025-02-14
- 四川大學王延青 ACS AMI:使用 3D 導電網絡硅-碳納米管復合陽極增強鋰離子電池 2025-01-12
- 廣工閔永剛/黃錦濤團隊 ACHM:用于集成熱管理和電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亞胺/聚吡咯-碳納米管@PCM復合材料 2025-01-10
- 香港城大胡金蓮教授團隊 AFM:聚偏二氟乙烯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對干細胞成骨分化的調節 2023-11-01
- 香港城市大學楊征保課題組《Nat. Commun.》:開發具有60小時超長使用壽命的自充電口罩 2022-12-23
- 西安工程大學樊威教授團隊《Compos. Part B-Eng.》:在智能3D紡織復合材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2-08-19
- 浙理工胡毅教授 Nano Energy:基于異質界面工程Janus結構復合納米纖維膜實現高性能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