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柔性和可穿戴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發展高效環保的自供能解決方案將進一步滿足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熱能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可持續能源尚未被有效利用和收集。其中,人體始終保持約 36 ?C 的表面溫度,其與外界環境的溫差將形成有效的熱能供給源。借助于具有溫度依賴性的氧化還原電對的熱電化學效應(thermogalvanic effect),熱電化學電池 (TEC) 特別適用于將低品位熱直接轉化成電能以實現能量收集。傳統TEC 的液態電解質存在漏液和復雜的封裝問題,相比之下,基于水凝膠體系的準固態 TEC將更有利于實現自供電、可穿戴柔性電子的應用。
鑒于此,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孫國星助理教授、深圳大學材料學院陳光明特聘教授、劉卓鑫助理教授以及南昆士蘭大學陳志剛教授設計了一種由聚丙烯酰胺/酸化單壁碳納米管 (PAAm/a-SWCNT) 復合水凝膠和氯化錫 (IV)/錫(II) 氯化物 (Sn4+/Sn2+) 作為氧化還原對組裝而成的準固態 TEC,并基于其靈敏的應變傳感和有效的溫差發電特性發展了自供能的應變傳感體系,極大地擴展了準固態TEC作為新型可自供能電源在柔性和可穿戴電子產品領域的適用性。相關工作以“A flexible quasi-solid-state thermo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high stretchability as an energy-autonomous strain sensor”為題于近期發表在《Materials Horizons》上。
文章亮點:
1. 通過一種簡便的原位自由基聚合,并與氧化還原電對溶液進行離子交換,制備了柔性復合水凝膠電解質。通過復合酸化單壁碳納米管,賦予該水凝膠電解質優異的柔韌性和拉伸性能 (斷裂伸長率可達600%),并實現靈敏的應變傳感能力。
基于準固態凝膠電解質的TEC示意圖及復合水凝膠的形貌和結構
優異的力學拉伸特性
基于外部供電的應變傳感特性
2. 基于優化的復合水凝膠電解質制備的TEC具有高熱電化學塞貝克系數(1.59±0.07 mV K-1),并在一定的機械拉伸和變形下表現出穩定的熱電化學性能。
優異的熱-電轉換特性
熱電性能的力學穩定性
3. 結合其優良的熱-電轉換特性和靈敏的應變傳感能力,開發了一種基于柔性準固態TEC的自供能應變傳感系統,可實時、高靈敏度地檢測人體各種運動。
自供電應變傳感特性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博士生梁麗榮,通訊作者為孫國星助理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為深圳大學陳光明特聘教授、劉卓鑫助理教授以及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陳志剛教授。相關研究得到了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No. 0074/2018/A2)、澳門大學(No. MYRG2018-00164-IAPME)、廣東省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項目(No. 2020KQNCX061)以及深圳市基礎研究項目(No. JCYJ202001091056040)的資助。
文獻鏈接:https://doi.org/10.1039/D1MH00775K
- 北化周偉東教授團隊 Nat. Commun.: 新型準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高電壓鋰金屬電池實現非破壞性壽命延長 2025-04-21
- 四川大學王玉忠院士團隊陳思翀教授/吳剛教授 Adv. Sci.:多尺度耦合復合準固態電解質助力火安全長壽命鋰金屬電池 2025-03-28
- 廈門大學葉美丹/曹學正 Adv. Mater.:基于陽離子特異性調控的強韌水-氣凝膠用于具有超高穩定性的多功能傳感和準固態電解質 2024-02-20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