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氫鍵、離子鍵等非共價鍵作為能量耗散單元是制備高強度水凝膠的有效途徑。金屬配位鍵具有較高的鍵能,可用于制備力學性能優異的水凝膠材料。研究表明,在水凝膠中形成羧酸-Fe3+配位鍵作為網絡的物理交聯點,可有效提高水凝膠的力學性能。但是,由于Fe3+離子對自由基聚合的阻聚效果,含羧酸基團的水凝膠需要通過溶液浸泡以形成配位鍵來完成力學增韌,由此導致延擴散方向存在一定的梯度結構。聚合過程原位形成配位鍵講簡化凝膠制備過程并改善其力學性能,其關鍵是拓展新的金屬配位體系,使其具有較高的鍵能且與聚合過程兼容。
浙江大學鄭強、吳子良團隊發現鋯離子(Zr4+)可以與磺酸根形成穩定的配位鍵,大幅提升含磺酸根的聚電解質水凝膠的力學性能(Adv. Mater. 2020, 32, 2005171)。在此基礎上,該團隊通過在Zr4+離子存在的條件下引發丙烯酸前驅液聚合,得到透明度高、力學性能好的物理水凝膠薄膜,其中COO–-Zr4+配位鍵作為物理交聯點。得到的水凝膠薄膜含水量為45-95 wt%,楊氏模量為0.1-186 MPa,拉伸斷裂強度為0.4-11.9 MPa,斷裂應變為54-390%,,撕裂能為100-8900 J·m-2。通過光模板引導局部聚合,可快速制備圖案化水凝膠薄膜;通過形成剪紙結構,水凝膠薄膜具有更好的可拉伸性和對復雜曲面的包覆能力。研究表明,通過形成COO–-Zr4+金屬配位鍵制備高強度水凝膠的方法適用于其他含有羧酸單元的凝膠體系,有利于拓展凝膠材料在生物、工程等領域的應用。
該工作以“Engineering Tough Metallosupramolecular Hydrogel Films with Kirigami Structures for Compliant Soft Electronics”為題發表于Small并被選為“Editor’s choice”。浙江大學高分子系研究生虞海超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吳子良、鄭強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科學自然基金的支持。
論文信息:
Hai Chao Yu, Xing Peng Hao, Chuan Wei Zhang, Si Yu Zheng, Miao Du, Songmiao Liang, Zi Liang Wu,* Qiang Zheng* Small DOI:10.1002/smll.202103836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smll.202103836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王齊華研究員團隊《Chem. Eng. J.》:基于仿生分級氫鍵和金屬配位鍵協同強化的室溫自修復超分子聚氨酯 2022-08-21
- 湖北工業大學黃以萬/李學鋒《AFM》:利用離子鍵和金屬配位鍵協同作用制備強韌性聚兩性電解質水凝膠 2021-07-02
- 陜西科技大學楊洋、哥廷根大學張凱 ACS Nano:“強弱協同作用”構筑高性能水凝膠電解質 2025-04-17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AFM:穿山甲鱗片結構啟發的高強度可修復超分子水性聚合物網絡 2025-04-04
- 長春應化所崔冬梅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 雙核鈧金屬配合物催化合成兼具高強度和韌性的乙烯-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2025-02-21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