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表皮生物電極因其能夠非侵入地監測人體動作(如關節動作、脈搏等)和生物電信號(如肌電信號、心電信號、腦電信號),而在運動傳感、健康管理和人機交互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為了適應日常生活和惡劣環境中的實際應用,可穿戴表皮電極必須同時具備良好的穿戴舒適性、優異的生理信號檢測性能,以及對外界惡劣環境(汗液、污漬、腐蝕性液體等)的良好耐受性。傳統的金屬和凝膠電極因其柔韌性或透氣性較差,難以滿足表皮電極對耐形變能力、透氣/透濕性、耐候性的需求。
鑒于此,江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劉天西教授、黃云鵬副教授課題組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Ivan P. Parkin教授合作,以高彈性、低楊氏模量、透氣透濕的靜電紡SEBS彈性體織物為基材,將廉價、高導電性的炭黑/碳納米管(CB/CNT)雜化導電材料負載于彈性基體以構筑0D-1D雜化導電層,接著將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 TiO2 納米顆粒 (PFOTES-TiO2 NPs)負載于導電層表面,成功地構筑了一種超可拉伸、具備優異健康監測性能和出色自清潔能力的織物基表皮電極。彈性體纖維上自適應、耐形變的CB/CNT雜化導電網絡可以在大拉伸下(>1000%)維持穩定的導電通路,而具有微納結構和低表面能的外層 PFOTES-TiO2 NPs能夠為導電織物提供超疏水表面。
圖1 自清潔、超可拉伸織物基表皮電極的設計示意圖
圖2所制備的織物基表皮電極的力學性能表征
圖3超疏水表皮電極的自清潔性能測試
圖4表皮電極的人體動作檢測性能測試
圖5表皮電極的ECG和EMG監測性能測試
因此,這項研究為開發高性能、可舒適穿戴的表皮電子器件提供了新途徑。該工作近日以題為“Ultra-Stretchable and Superhydrophobic Textile-Based Bioelectrodes for Robust Self-Cleaning and Personal Health Monitoring”的研究論文發表于Nano Energy。論文第一作者為江南大學化工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董建成。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2.107160
- 華南農大胡傳雙教授、林秀儀副教授、徐江濤副教授 Adv. Sci.:雙網絡離子水凝膠實現可穿戴電子器件電磁屏蔽與自供電傳感一體化 2025-07-03
- 華南理工江賽華教授課題組 CEJ:基于3D打印技術構建的可穿戴柔性觸覺摩擦電傳感器在材料感知領域的應用 2025-05-29
- 深圳技術大學史濟東等 Carbon:基于石墨烯-納米纖維素復合薄膜的自修復應變/濕度雙模傳感器的設計及在可穿戴呼吸監測的應用 2025-05-28
- 南工大趙懷霞教授、王楊鑫副教授 ACS AMI:面向智能窗的自清潔自修復節能型VO2雙層薄膜 2025-05-23
- 清華大學危巖教授、李若馨博士 AFM:具有快速自清潔能力、耐鹽性和高蒸發效率的整體式親水聚合物泡沫用于海水淡化 2024-08-27
- 蘇大李剛教授、英國曼大李翼教授、帝國理工陳凱麗博士 CEJ:具有自清潔功能的水下可穿戴應變傳感器 2024-05-11
- 浙江理工大學霍猛課題組《Chem. Mater.》:聚合誘導自組裝用于制備韌性、超可拉伸膠束交聯水凝膠 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