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糖尿病人超5.36億,且將隨人口老齡化加劇進一步增加,2045年將達到7.83億。約25%的糖尿病患者終生面臨著糖尿病足潰瘍(DFU)風險,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常導致截肢,致死致殘率高。多數糖尿病潰瘍傷口治療手段往往只關注慢性傷口愈合的一個或幾個關鍵因素(如炎癥微環境、缺氧等),缺乏一種技能在宏觀層面保護傷口、促進傷口閉合、方便敷料更換,又能連續調控傷口愈合各階段及其涉及的級聯生物過程的綜合治療策略。


圖3. 在糖尿病創面動物模型上系統驗證TE-CMBA的治療效果。
文章第一作者是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生扶美梅,南方醫科大學博士生趙益濤為共同第一作者,郭金山教授為最后通訊作者,吳可可博士后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委的支持。
郭金山教授團隊近年來致力于醫用膠黏劑的應用基礎研究和轉化應用,與著名生物材料專家——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楊健教授一起,先后以檸檬酸基聚合物為骨架開發了一系列貽貝仿生醫用膠黏劑(injectable citrate-based mussel-inspired bioadhesives, iCMBAs),包括抗細菌和真菌的iCMBA (Biomaterials, 2016, 85, 204.)、點擊化學增強的iCMBA (Biomaterials 2017, 112, 275)、氧化鎂交聯的iCMBA (Biomaterials 2020, 232, 119719)、預防疤痕生成的醫用膠(Bioactive Materials 2023, 20, 93)和慢性傷口愈合醫用膠(Small 2022, doi: 10.1002/smll.202205489)。團隊還充分利用檸檬酸基聚合物的優異促成骨分化和礦化能力,將iCMBA與羥基磷灰石結合,開發了骨膠黏劑,用于粉碎性骨折黏合修復(JMCB 2015, 3, 5569)和腱-骨愈合(JMCB 2021, 9, 8202)。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205489
- 香港城市大學王彬課題組 CEJ:植物啟發梯度孔氣凝膠 - 實現界面蒸發中的快速水傳輸與低蒸發焓 2025-07-10
- 廈門大學曹學正教授 Macromolecules:高強高黏超流體動態高分子網絡的仿生設計及跨尺度流變理論模擬揭秘 2025-07-03
- 太原理工大學張虎林教授 Adv. Sci.: 熱電凝膠賦能仿生多模自監督指尖受體 2025-07-02
- 吉林大學姜世梅教授團隊 JACS:基于超分子-共價協同策略構筑高性能單組分膠黏劑 2025-06-29
- 北京林業大學彭鋒教授團隊 Nat. Sustain.: 木聚糖類半纖維素利用新途徑 2025-06-06
- 北京林業大學李建章教授團隊《ACS Nano》:受植物細胞啟發的水性木材膠黏劑膠接強度和保水性能解耦 2025-04-17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趙曉麗/潘浩波/邊少荃團隊 CEJ:負載鈰摻雜生物活性玻璃的可注射水凝膠利用活性氧消除功能治療糖尿病慢性創面 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