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圓偏振發光(CPL)材料在有機發光器件、3D光學顯示、信息存儲和加密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受到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目前,從非手性單體或非手性螺旋聚合物出發制備具有高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且信號可調控的CPL材料仍是此領域的研究重點和難點。利用手性誘導策略可以實現手性信息由手性客體至非手性物質的傳遞,簡化了手性材料的制備過程。此外,手性和熒光是制備CPL材料的兩個關鍵因素,但迄今為止關于CPL的產生機理仍眾說紛紜。因此,探究具體的CPL產生機制對于此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外,針對此手性熒光復合體系,該工作提出了一種新的CPL產生機制—圓偏振光激發(CP-Ex):即手性螺旋聚合物起到類似偏振片的作用,當入射的激發光穿過手性螺旋聚炔鏈時,非偏振光轉換為偏振光,此偏振光可以進一步激發熒光團最終產生CPL信號的發射。基于此種機制下的材料體系,其CD譜圖與CPL譜圖具有相反的信號方向。該工作中手性膜與熒光膜并排的雙層膜測試體系(R(S)-PMY/F)進一步驗證了上述機理。與雙層膜體系相比,手性熒光共混膜中高glum值的存在,表明材料體系中很可能存在手性聚合物向熒光分子的手性傳遞作用,即在CP-Ex和手性傳遞的協同作用機制下,成功獲得具有高glum值的全色及白光CPL膜材料(圖3)。對于雙層膜體系,可以通過改變激發光源位置來實現CPL信號方向的可切換性,這是利用兩種不同的CPL產生機制來實現的,即CP-Ex和“匹配規則”(圖3)。
圖3 共混膜和雙層膜中CPL生成機制的示意圖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ami.3c01145
- 吉林大學吳宗銓教授團隊 Angew:螺旋聚聯烯可視化的手性誘導及其圓偏振發光、自分類和對映體分離性能 2023-02-09
- 吉林大學賁騰教授課題組:微孔材料手性誘導研究取得成果 2018-05-28
- 中科院化學所陳傳峰研究員團隊《Nat. Commun.》:非手性發光分子溶液體系高不對稱因子圓偏振發光 2025-03-29
- 中科大鄒綱/張紅莉、蘇州實驗室陳忻 Nat. Commun.: 結合可編程結構色與可切換圓偏振發光的動態多模態信息加密 2025-03-12
- 南京大學成義祥教授團隊 Angew: 圓偏振紫外光激活的不對稱光聚合反應用于合成具有圓偏振發光活性的材料 2025-03-09
- 北化鄧建平教授、趙彪副教授 Adv. Mater.:手性螺旋聚合物誘導膽甾相液晶實現多層級手性傳遞和放大及全色圓偏振發光 2024-11-05
- 吉大吳宗銓教授/合工大周麗團隊 Angew:光控的對映選擇性和螺旋選擇性-活性聚合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