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解質(SSEs)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和能夠實現更快的充電速率,被認為是電解質材料的終極形態。近年來,電池市場的蓬勃發展激發了人們對于開發多功能的SSE框架的廣泛研究,以實現傳導多種陽離子和具有高離子轉移數的SSE。各種類型的能量儲存/轉換裝置的出現,使得不同陽離子的導電材料成為可能,例如H+、Li+、Na+、K+和Ag+,而能夠通用地傳導這些陽離子的結構框架將被高度期待。傳統的無機陶瓷SSE中離子在晶格內的傳輸基本上是由高度依賴晶體取向的離子跳躍所控制的,因此離子傳輸通道結構的保存對高離子導電性至關重要。固態聚合物電解質(SSPEs)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與電極的界面接觸和加工性;然而,它們的離子傳輸由主要是受聚合物鏈的弛豫主導,一般來說,由于聚合物鏈動力學緩慢,因此它們顯示出內在較差的導電性能。由于這兩個因素都高度依賴于聚合物鏈動力學,因此SSPEs的進一步發展也受到了離子導電性和機械性能之間如何權衡的阻礙。基于對協同效應的預期,無機納米材料與聚合物基體的復合為具有平衡電導率、機械性能和可加工性的SSEs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但是,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PNC)SSE的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來解決兩相之間相容性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破譯協同效應的結構-性能關系。理想的PNC SSEs設計應協同繼承無機相的高離子導電性和聚合物基體的良好機械性能和可加工性。宏觀上,無機相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可以促進離子通道的保存,然而現實中無機顆粒的均勻分散是非常困難的,并且PNC SSE的整體機械性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PNC SSE迫切需要新的策略來解決宏觀無機離子通道的高負載、聚合物/無機相的兼容性以及聚合物機械性能的保存之間的權衡。
針對以上問題,華南理工大學的殷盼超教授團隊采用自組裝離子通道和相分離相結合的設計策略,構筑了多功能的單離子導體框架,并通過鏈微觀動力學精準調控增強了離子傳導。該課題組主要通過寬溫寬頻介電阻抗譜、電化學阻抗等手段研究了聚合物鏈弛豫的動力學行為及其與所提供離子傳導性能的關系。具體來說,是選擇中心封裝陽離子(Na+、K+、Ag+和Ca2+)的陰離子型的無機穴醚分子(MPW)和陽離子型有機物制備成PNC SSE,將離子傳導通道的形成與材料力學性能的增強分離開來。其中,無機相連續的離子傳輸通道賦予了材料離子的快速傳輸性能,與此同時,殷盼超課題組基于寬頻介電數據的解析指出:快速松弛聚合物的鏈動力學進一步加速了離子傳輸過程,進而增強了材料的導電性能。
圖1. PNC SSEs的分子設計和結構特征
圖2. PNCs的離子傳導性能
圖3. 離子傳導和結構松弛動力學
圖4.柔性聚合物SSEs的多級松弛過程和離子導電性能
綜上所述,這項工作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可擴展的方案來制造PNC SSEs,這種超分子自組裝離子通道和相分離的策略大大簡化了傳統單離子導體(SIC)的復雜制備過程,通過對PNC結構和鏈微觀動力學的精準調控為設計更高性能的SIC提供了指導思想。重要的是,由于無機穴醚和具有不同功能有機物的廣泛可用性,該系統可以很容易地擴展到各種功能的電解質材料。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2c05043
- 東北師大李英奇/譚華橋、吉大王同輝/郎興友 Angew:快速合成單離子導體凝膠電解質用于高性能準固態鋅離子電池 2023-09-24
- 北京科技大學連芳教授 AFM:單離子導體聚合物電解質的發展 2023-09-05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蒲雄 Nano Energy: 自愈合、單離子導體的人工聚合物SEI膜用于穩定金屬鋰負極 2021-12-30
- 鄭州大學王建峰/王萬杰 Small/Nano Energy:熔融加工一步原位成型分級多孔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實現高溫環境輻射制冷 2025-03-30
- 華南理工殷盼超教授 Angew 綜述:基于X光和中子散射的溶液結構研究 2023-10-01
- 清華南策文院士、武漢理工張鑫、伍倫貢張樹君等 Nat. Commun.:極性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中的雙界面層效應 2023-09-21
- 澳門大學王瑞兵教授、南科大肖凱副教授等 Adv. Mater.: 基于調控水凝膠中離子傳輸的仿生視網膜-賦能機器視覺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