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指血管壁由于遺傳、意外損傷等原因局部畸變,向外異常膨脹引發產生內部充滿血液的類氣球結構。動脈瘤可能會出現胸部主動脈、腹部主動脈、腦動脈血管等,在血壓的作用下隨時可能破裂內出血,繼而引發高風險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介入栓塞技術是目前動脈瘤治療的主要手段,其主要通過在動脈瘤腔內植入栓塞材料(如金屬絲、液體、凝膠等)阻擋血流進入動脈瘤內腔,加強動脈瘤結構。然而,對于尺寸相對龐大的動脈瘤結構(如巨型動脈瘤、主動脈夾層等),栓塞療法往往難以完全填充動脈瘤腔體,且靶向性差,易因栓塞材料脫靶而導致下游血管堵塞,不僅使動脈瘤術式失敗,還可能引發嚴重的后遺癥。
圖3. 各類影像模式下的動脈瘤模型栓塞實驗
圖4. 真實血管中的栓塞實驗
該工作是張立教授團隊近期關于醫用微型機器人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之一。近年來,張立教授課題組報道了一系列磁驅動微型機器人研究成果,實現了從納米到毫米尺度的微型機器人的個體控制與群體操控,并拓展了它們在各類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Sci. Robot. 2021, 6, eabd2813; Sci. Robot. 2017, 2, eaaq1155; Nat. Mach. Intell. 2022, 4, 480; Sci. Adv. 2022, 8, eabq8573; Sci. Adv. 2022, 8, eabn8932; Sci. Adv. 2021, 7, eabe5914; Sci. Adv. 2019, 5, eaau9650; Nat. Commun. 2022, 13, 7919; Nat. Commun. 2022, 13, 7514; Nat. Commun. 2019, 10, 5631; Nat. Commun. 2018, 9, 3260)。
- 中山大學吳丁財/黃榕康/鄭冰娜/王輝團隊 Adv. Mater.:具有長駐留性的可注射多孔炭納米酶水凝膠實現腫瘤的協同治療 2025-07-04
- 港中大(深圳)趙征 / 唐本忠團隊 ACS Nano :多功能AIE納米馬達突破腫瘤屏障 - 實現精準光診療 2025-05-29
- 山東大學欒玉霞教授團隊 Nat. Nanotech.:發現解決CAR-T細胞療法實體瘤療效受限的有效方法 2025-05-20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謝婧副研究員、大連理工孫文研究員 AFM:一種具有pH響應性和軟骨滲透能力的超分子納米顆粒治療骨關節炎 2025-04-30
-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楊江教授 JCR:可吸入式pH響應型電荷反轉聚合物-siRNA復合物用于ALK融合陽性肺癌靶向基因治療 2025-03-31
- 武漢紡織大學任學宏教授團隊 CEJ:具有pH響應轉換雙重酶活性的納米纖維用于抗菌及過氧化氫檢測 2025-02-18
- 武漢理工趙政 Int. J. Biol. Macromol.:pH響應的抗菌抗氧化自愈合水凝膠用于加速糖尿病傷口愈合和實時監測 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