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課題組 Small:靶向熱休克蛋白70的粒徑可變納米粒聯合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膠質瘤
2023-05-27 來源:高分子科技
藥物遞送效率低是造成腫瘤化療治療效果差的重要原因,而粒徑深刻影響納米藥物在腫瘤中的滲透和滯留能力。相對而言,小粒徑納米粒在腫瘤中的滲透性更強,但其更容易被腫瘤排出,滯留性不如大粒徑納米粒。因此,刺激響應性可聚集策略有望增強小粒徑納米粒在腫瘤中的滯留從而提高藥物遞送效率。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課題組前期構建了一系列酶和pH響應的可聚集納米粒用于腦腫瘤和乳腺癌的靶向藥物遞送,顯著提高了藥物的腫瘤內分布(ACS Nano 2016,ACS Appl Mater Inter 2017 ,Nano Lett 2019,ACS Cent Sci 2020,Biomaterials 2021,Small 2022)。然而,納米粒的自聚集依賴多個納米粒在腫瘤中的相鄰分布,這大大限制了自聚集的效率,并且進入腫瘤中未能形成聚集體的單個納米粒,仍然易被腫瘤排出,其滯留能力仍被限制。靶向肽的修飾能夠提高腫瘤細胞對納米粒的選擇性攝取,研究發現,熱休克蛋白70(Hsp70)在膠質瘤細胞膜上高表達,而在正常細胞膜上低表達。基于此,四川大學高會樂課題組在Small上發表相關研究,開發了一種靶向Hsp70的酸響應可聚集金納米粒以提高藥物遞送效率,并與PD-1抗體聯合治療腦膠質瘤。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20級博士研究生謝柔為本論文第一作者,高會樂教授為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0570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課題組《Adv. Drug Deliver. Rev.》綜述:粒徑可變納米系統對成像的影響 2022-03-02
- AFM:嘉興二院陳剛主任等開發光控粒徑可變納米體系抑制骨肉瘤 2021-04-01
- 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課題組發表關于粒徑可變納米粒在腫瘤藥物遞送中的綜述 2020-01-26
- 暨南大學寧印教授 Angew:單晶顆粒內部微觀結構的空間調控 2025-05-05
- 東華大學劉庚鑫團隊 Macromolecules:軟納米粒子熔體流變揭示解纏結的原理和極限 2025-04-17
- 浙江大學周民團隊《Adv. Sci.》:吸入式納米粒子誘導細菌銅死亡用于感染性肺炎治療 2025-02-27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